[发明专利]光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73058.0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5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高路;石塚阳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12 | 分类号: | G11B33/12;G11B17/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托盘将光盘相对于装置主体搬入·搬出的方式的 光盘装置,特别是涉及其顶盖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例如搭载在笔记本电脑等中的光盘装置等中,标榜 装置的更加薄型·轻量化和低成本化的开发正在进行。在利用托盘将 光盘搬入装置主体内或者从装置主体内搬出光盘的方式的光盘装置 中,在包括托盘的装置的移动部上设置的电路基板和在固定部上设置 的电路基板之间,通过可挠性的配线基板(以下称作柔性配线基板) 电连接。在谋求装置的薄型·轻量化和低成本化的过程中,关于这种 柔性配线基板,也研讨了用于提高装置动作的可靠性的技术和用于不 使信号处理性能劣化的技术等。作为与光盘装置中的该柔性配线基板 相关的技术,作为在文献中记载的内容,例如有日本特开2004-234803 号公报(专利文献1)和日本特开平11-25666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 记载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04-234803号公报中记载有,在记录和/或 者再现装置中,作为与可移动地支撑记录介质的移动体连接的柔性配 线基板使用平面大致U字形状的基板,该U字形状的两个腕部中,作 为与移动体的连接器(コネクタ)连接的腕部(第二腕部)的结构, 记载有:在顶端部粘贴覆盖层(カバ—レイ)使该顶端部的刚性比后 端部的刚性高,当盘托盘从装置主体排出的状态时,在比形成在装置 主体和盘托盘之间的间隙靠向下方的位置柔性配线基板不会弯曲的结 构;和将在移动体移动时弯曲的该第二腕部内的区域形成为比其他区 域薄而减小弯曲时的负荷的结构,另外,在日本特开平11-25666号公 报中记载的结构为,为了减小在连接光拾取器和电路基板的柔性配线 基板(柔性配线基板)17和金属制盖32的接触部分发生的静电电容并 防止传送信号波形的劣化,在该金属制盖32设置凹凸部41,减小与柔 性配线基板17的接触面积。
在光盘装置中,为了装置的薄型化,随着缩小装置的外形尺寸, 装置内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也缩小。在装置内的高度方向的尺寸被缩小 的结构中,连接设置在包括装置的托盘的移动部上的电路基板和设置 在固定部上的电路基板之间的柔性配线基板,在托盘向装置主体内引 入移动时,形成该柔性配线基板的可动部的平面的一部分与相对的顶 盖的内面抵接,由于该抵接引起的摩擦力和托盘的引入移动变位使该 柔性配线基板向底箱侧发生很大弯曲,该弯曲的部分的一部分从底盖 和底箱之间垂下被夹在该两者之间,恐怕会造成不能进行托盘的引入 移动的问题。
图10~图14是表示现有的薄型光盘装置100’的结构和托盘6’的 引入移动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光盘装置100’的表面侧(搭 载光盘的侧)(+Z轴方向侧)的结构的图,是表示托盘6’被从装置主 体侧的底箱50’和顶盖200’拉出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除去 顶盖200’后的情况下的状态图,图12是表示光盘装置100’的背面侧(-Z 轴方向侧)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3是托盘6’的引入移动时的状态说明 图,图14是托盘6’的引入移动时的柔性配线基板80’和顶盖200’的内 面的接触状态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3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一次性接尿器
- 下一篇:物镜驱动装置以及光拾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