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微乳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72667.4 | 申请日: | 2008-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6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武;樊小龙;弥华峰;曹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少武 |
| 主分类号: | A01N25/04 | 分类号: | A01N25/04;A01N43/836;A01P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5500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吡蚜酮 杀虫 乳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蚜酮微乳剂,用于水稻飞虱、小麦蚜虫、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防治。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农药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限制非常严格,特别是2007年1月1日起全国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农业上使用,国内市场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而高毒、高残留型农药品种在禁用令的作用下将会被无情的淘汰。长期以来,农药乳油一直是农药制剂的重要剂型,但由于乳油中含有大量的易燃有机溶剂,对生产、贮运和使用等方面要求较高,特别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大量的有机溶剂挥发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所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吡蚜酮英文名称:(pymetrozine),分子式:C10H11N5O,化学名称: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
结构是为:
吡蚜酮是一种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很高选择性的高效新颖杀虫剂,主要用于烟粉虱,蓟马、蚜虫、白粉虱、叶蝉、稻飞虱等害虫的防治。在农作物田、蔬菜田、观赏植物、果树上控制蚜虫、飞虱和白粉虱等害虫正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布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微乳剂,该微乳剂用于水稻飞虱、小麦蚜虫、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防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环保性好、成本较低的杀虫微乳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吡蚜酮微乳剂,其特征在于:微乳剂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吡蚜酮1%~20%,乳化剂1%~20%,溶剂1%~30%,助溶剂1%~10%,防冻剂3%~10%,稳定剂0.3%~5%,水补至100%。
一种吡蚜酮微乳剂,其特征在于:乳化剂选自烷基苯磺酸钙盐、十二烷基硫酸钠、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苯乙基酚聚氧丙稀醚、国产农乳300#、农乳500#、农乳600#、农乳700#、农乳A、农乳B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用量不超过20%。
一种吡蚜酮微乳剂,其特征在于: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乙醇、环己酮、植物油、N—甲基吡咯烷酮、N—辛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用量不超过30%。
一种吡蚜酮微乳剂,其特征在于:助溶剂选自甲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用量不超过10%。
一种吡蚜酮微乳剂,其特征在于: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用量不超过10%。
一种吡蚜酮微乳剂,其特征在于:稳定剂选自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或山梨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用量不超过5%。
所述的吡蚜酮微乳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取:
(1)将吡蚜酮原药溶解在装有溶剂和助溶剂的均化器中;
(2)将乳化剂、稳定剂以及抗冻剂、水加入到装有上述溶液的均化器中后予以强烈混合并匀化,最后得到外观清澈透明的吡蚜酮微乳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制备的吡蚜酮微乳剂大幅度减少了有机溶剂的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对生产者、运输者、使用者的安全性。
(2)常规乳油制剂配制成喷洒乳剂时,其油珠细度为0.1~1.0微米,而微乳剂配制的喷洒乳剂其油珠细度为0.005~0.01微米,低于0.005微米已接近于真溶液。因此本发明提高了农药有效成分吡蚜酮及其复配辅助剂在乳剂中的分散度,使乳剂接近于真溶液,从而增强了吡蚜酮对植物虫害的通透能力,提高了防治效果,同时提高了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2%吡蚜酮微乳剂
吡蚜酮原药2kg、环己酮15kg、甘油醚1kg、乙腈2kg、农乳506#8kg、农乳602#5kg、月桂醇硫酸钠2kg、乙二醇5kg、水加至100kg。将上述配方料在均化器中予以强烈混合并匀化,最后得到外观清澈透明的2%吡蚜酮微乳剂。
实施例2 5%吡蚜酮微乳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少武,未经张少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26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