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流量计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72646.2 | 申请日: | 2008-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0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泉浩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山武 |
| 主分类号: | G01F1/58 | 分类号: | G01F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 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流量计,该电磁流量计的测量管由非磁性金属管制成,该非磁性金属管的内周面上除其两端以外的部分形成有绝缘树脂内衬层。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这种电磁流量计具有励磁线圈和信号电极。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流经测量管内部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正交;信号电极设置在测量管的内周面上,且其朝向同时垂直于励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和流体的流向。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可使流经测量管内部的流体产生电动势,由信号电极检测出该电动势。
图7表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电磁流量计的主要部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实开平59-77025(实用新型公告实公平2-26023))。该图7中,附图标记1是测量管,该测量管1包括:非磁性金属管(例如,可以是非磁性不锈钢管)2和形成在该非磁性金属管2内侧的内衬层3。在该示例中,内衬层3是由绝缘树脂粉末经粉末涂装工艺结合在非磁性金属管2的内侧而形成的。附图标记4是朝向测量管1内周面的信号电极。
另外,虽然图7中没有表示,但在图示的电磁流量计上设置有励磁线圈,该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于流体在测量管1内的流动方向。信号电极4的朝向同时垂直于励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方向和流体的流动方向。
该电磁流量计100中,在非磁性金属管2内周面的中部形成内衬层3,非磁性金属管2两端的内周面为裸露的金属,这样,该裸露金属部2-1、2-2与流经测量管1的流体接触而被用作接地电极。由此, 不需要设置接地环,可以使电磁流量计小型化、轻量化,从而可通过减少零部件数量以降低成本。
在该电磁流量计100中,裸露金属部2-1、2-2的面积越大就越能除去由流体产生的噪声干扰,因而人们希望增大该裸露金属部2-1、2-2的面积。但是,如果过分增加裸露金属部2-1、2-2的面积,会缩短测量管1中部的信号电极4和裸露金属部2-1、2-2间的距离,这时,可能会使产生在信号电极4上的电动势泄漏给裸露金属部2-1、2-2。因此,在构造上来看,在限定的尺寸范围内,图7所示的电磁流量计100不能过多增加裸露金属部2-1、2-2的面积。
因此,作为一种增加裸露金属部面积的方案,可考虑一种构造如图8所示的电磁流量计101。在构造上,将非磁性金属管2的两端部形成为碗状,从而形成凸缘部2a、2b。在该凸缘部2a、2b的凸缘面2a1、2b1和管路的凸缘部6a、6b上与该凸缘面2a1、2b1面对的凸缘面6a1、6b1之间,设置有带有弹性的密封垫(密封部件)5A、5B。在通过螺栓7和螺母8将管路6A和管路6B固定起来后,由此将电磁流量计101安装在管路6A和管路6B之间。另外,图8中,附图标记9为覆盖非磁性金属管2的外壳。
该电磁流量计101的构造在于,凸缘部2a、2b和非磁性金属管2管体部分由某一曲率的曲面(以下,称为圆倒角曲面)连为一体,所以,可由该圆倒角曲面处的裸露金属增加裸露金属部2-1、2-2的面积。由此,在图7、图8所示的测量管1的L尺寸(长度)相等时,图8所示的测量管1增大了裸露金属部2-1、2-2的面积。
但是,图8所示的电磁流量计101的构造中,虽然能够增加裸露金属部2-1、2-2的面积,但所增加的面积相对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流量计,该电磁流量计可进一步增大非磁性金属管上位于其两端部内周面的金属裸露部的面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流量计,它具有测量管,该测量管由非磁性金属管制成,非磁性金属管内周面的除了其两端以外的部分形成有绝缘树脂内衬层,以非磁性金属管上未形成有内衬层的两端部作为接地电极,在测量管两端部凸缘面和与该凸缘面面对的管路凸缘面间设置密封部件,将该电磁流量计安装在该管路上。而且,非磁性金属管两端部形成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从测量管的凸缘面向管路侧延伸,并与流经测量管的流体接触。
根据本技术方案,在非磁性金属管的两端部形成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增大了非磁性金属管两端内周面的裸露金属部的面积。
另外,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中,密封部件设置在突出部的外周侧,但也可以在该突出部和密封部件之间设置空腔,并且在测量管内流动的流体可流入该空腔。由此,不仅突出部的表面(测量管内表面一侧的表面),还有突出部背面(测量管外表面一侧的表面)的与流体接触的部分,都增加了非磁性金属管两端内周面的裸露金属部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山武,未经株式会社山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2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焦镜头及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 下一篇: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