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合金焊接过程细化焊缝组织提高焊缝塑性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72470.0 | 申请日: | 2008-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郭绍庆;张文扬;刘文慧;周标;张学军;李小飞;刘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3K9/23 | 分类号: | B23K9/23;B23K9/16;B23K9/32;B23K103/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建英 |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 焊接 过程 细化 焊缝 组织 提高 塑性 方法 | ||
1.一种钛合金焊接过程细化焊缝组织提高焊缝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焊枪后方通过一粉末填加装置向熔池后半部填加钛合金粉末或其他性质的粉末,其具体步骤是,
1)根据待焊工件的材料性质,确定焊接时填加粉末的材质,可以是同质也可以是异质,以所填加粉末熔点略高于待焊材料熔点为宜;
2)采用旋转电极法或雾化法制备粒度范围在-40目~+80目的粉末;
3)根据焊件厚度确定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送粉速度,送粉速度范围为1.0g/min~8.0g/min;
4)通过拖罩-粉末出口调节器,调节粉末出口的角度、宽度、高度及其与钨极的距离,粉末出口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5°~45°、粉末出口宽度与熔池宽度相适应,为5mm~10mm,粉末出口下缘高出焊件2mm~6mm,粉末出口下端前缘位于钨极轴线后方5mm~10mm;
5)送粉采用气载非接触式方式,根据送粉速度确定送粉托盘的电机转速,根据粉末粒度和比重确定载粉氩气流量;
6)焊接时采用先送载粉氩气-再送粉-后引弧的方式启动焊接,通过拖罩-粉末出口调节器将粉末由焊枪后方以25°~45°的角度和以待焊件上表面为基准2mm~6mm的高度送入焊接熔池的后半部分;焊接结束时,以先停止送粉-再停止送载粉氩气-最后熄弧的方式结束焊接。
2.一种完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过程细化焊缝组织提高焊缝塑性方法的粉末填加装置,其特征是,粉末填加装置由非接触式气载送粉控制器、送粉管路(8)、氩气瓶(26)、拖罩-粉末出口调节器、送气管路(7)组成,非接触式气载送粉控制器的壳体(11)内装有电机(24),电机(24)通过线路(23)与转速调节器(22)相连,电机(24)的旋转轴上安装一个托盘(12),托盘(12)安装于一个腔体(18)中,托盘(12)的盘面上开有环形槽(19),托盘(12)的上方设置一个漏斗(17),漏斗(17)下部插入腔体(18),腔体(18)的上侧开有一个与氩气瓶(26)相通的进气管(15),第一氩气管路(20)与进气管(15)相连,每二氩气管路(25)与氩气瓶(26)相连,第一氩气管路(20)和第二氩气管路(25)之间有一个流量计(21),从腔体(18)的内部上壁通过螺栓(14)固定一个刮板(13)于托盘环形槽(19)中,刮板(13)前侧的环形槽(19)上方设有一个吸气管(16),吸气管(16)伸出封闭腔体(18)与送粉管路(8)相接;漏斗(17)的下端口与托盘(12)上的环形槽(19)对正平齐,漏斗(17)的上端置于非接触式气载送粉控制器壳体(11)的外部并密封;拖罩-粉末出口调节器的拖罩(2)的底部为一不锈钢丝网(3)底面,拖罩内通入一个氩气管(1),氩气管(1)的上部均匀开有一排小孔(6),粉末出口(4)从拖罩(2)的上方斜插穿入拖罩(2)并从拖罩(2)的下方伸出,粉末出口(4)的上端与送粉管路(8)相连,拖罩(2)通过连接装置(9)安装于焊枪(10)的后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24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