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有效稳定区域仿人机器人稳定行走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1981.0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强;余张国;陈学超;高峻峣;张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0 | 分类号: | G05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有效 稳定 区域 人机 行走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有效稳定区域仿人机器人稳定行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力传感器测得机器人的地面反作用力;
根据所述地面反作用力,得到机器人的地面反作用力合力点;
判断规划零力矩点和所述地面反作用力合力点是否都在有效稳定区域内;
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机器人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效稳定区域仿人机器人稳定行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机器人行走具体包括:
如果判断结果是所述规划零力矩点和所述地面反作用力合力点都在所述有效稳定区域内,所述机器人按照规划的动态步态行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效稳定区域仿人机器人稳定行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机器人行走具体包括:
如果判断结果是所述规划零力矩点不在所述有效稳定区域内,所述地面反作用力合力点在所述有效稳定区域内时,对支撑脚的踝关节角度,按照所述规划零力矩点与有效稳定区域边界的距离进行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有效稳定区域仿人机器人稳定行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规划零力矩点与有效稳定区域边界的距离进行修正,具体包括:
在离线规划的动态步态θa0(t)的基础上加上实时修正量Δθa(t);
所述实时修正量Δθa(t)具体为: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19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