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体的成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70435.5 | 申请日: | 2008-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2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蔡佳明;李柏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9/00 | 分类号: | B22D19/00;B29C70/34;B22D17/00;B29K309/08;B29K307/04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潘培坤;张向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体的成型方法,特别涉及利用以一体结合纤维材料 与金属材料的结构体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各种电子装置的外壳皆以光滑外表为主要的设计方向,近年逐渐发 展出一些具高级触感的电子装置外壳,如皮、竹等材料为外表的笔记本电脑 外壳,以此提升电子装置的商品价值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玻璃纤维树脂布(FRP)是一种被大幅利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绝缘材料,属 于一种复合纤维的材料。经本申请技术人员研究,其纤维的结构除了能承受 更大的张力,以及树脂材料能承受很大的剪力以外,于外壳表面会呈现出一 种特殊的触感,彷佛精装古书一般,能大幅提升电子产品的质感。
因此,举例来说,使用此种复合纤维材料作为壳件来组成外壳,其承受 更大外部应力的能力会使壳体利于薄型化设计,并且这种复合纤维材料的质 地较轻,更有利于电子产品的轻薄短小设计。此外,若突破传统将玻璃纤维 改为碳纤维,于壳体上更兼具有电磁防护的功效。当然,其它复合纤维材料 诸如:克维拉纤维,均可视其性质增添电子装置外壳件的功能性。
但是,复合纤维材料的特性与塑料以及铁(金属)截然不同,当壳件内侧 要装设一金属件时,不像塑料可以以塑料包覆固定之,或是由塑料上成型定 位肋来辅助安装之,也不像铁可以冲孔或直接铆合之。若要将金属件装在复 合纤维材料的壳件表面,以现有的方法仅能以胶水或双面胶接合,为当前技 术者所能联想的方式。
然而,以胶水或双面胶接合的工序较多,材料与人力成本较高,更有问 题的是结合后的强度与可靠度也较低,对商品化生产来说,有许多负面的影 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一体结合纤维材料与金属材料 的结构体的成型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体的成型方法,此结构体为纤维材料与金 属材料的一体结合。所述成型方法配合一模具完成,该模具包含一第一模以 及一第二模,该第二模有一型腔。该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首先,叠合多层已裁切成形的纤维布;将上述纤维布浸入树脂;执行热 固工艺使浸入上述树脂的上述纤维布形成复合纤维件;接着,将该复合纤维 件置于该第一模中;闭合该第一模与该第二模,使该型腔的开口正对于该复 合纤维件;最后,导入熔融金属至该第二模的该型腔中,以形成一金属件于 该复合纤维件上。如此,就形成纤维材料与金属材料一体结合的结构体。
因此,利用本发明一体结合了纤维材料与金属材料,使结构体具有特殊 触感的表面,并具有强大的抗剪力、抗张力的能力,其质轻、体壁较薄,适 于轻薄短小的设计,可利用于电子产品壳件;最重要的,本发明的成型方法 使金属件与复合纤维件的结合具有适当的强度与可靠度,并使结合的工序简 化,且能减少附属原料的消耗。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利用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 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笔记本电脑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体的侧剖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复合纤维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成型复合纤维件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图3步骤S04至步骤S08的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结构体的侧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笔记本电脑10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以一较佳实 施例来说,本发明所制造的结构体30可应用于商品的壳件20,所述商品例 如为笔记本电脑10、液晶显示器、智能移动电话等电子商品,或是包装盒、 家具等非电子商品。图1以笔记本电脑10具液晶面板22的上盖为例,说明 结构体30的利用,结构体30包含一体成型的复合纤维件32与金属件34, 复合纤维件32的与金属件34所在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壳件20外侧)适于作为 壳件20的表面,外观上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质感与触感,仿佛精装古书一般, 金属件34于壳件20内侧便于固定液晶面板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04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封闭式围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三节同步抽屉导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