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关节内骨折导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0220.3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6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段小军;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400038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关节 骨折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手术器械,确切地说是关节内骨折导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结构复杂的关节内骨折部位进行骨折复位和内固定时,往往需要精确的确定螺钉或其他内固定是否对骨折进行了牢固固定以及固定的方向是否合理,以尽量满足“微创”治疗的理念,否则反复不良的固定,会减低螺钉对骨折的固定强度,但现有的各种骨科医疗器械并不具有此类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关节内骨折导向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关节内骨折导向器,包括主支臂、导向臂及固定杆,所述主支臂和导向臂均呈弧形,两者套接组合能够沿圆弧方向伸缩并通过旋钮临时固定,导向臂的前端向内折弯形成指向圆心的固定头,固定杆能够径向伸缩地穿装在主支臂上并通过旋钮固定,其前端形成指向圆心的另一固定头,主支臂与导向臂的套接部位设有多个径向贯通的导向孔,所有导向孔均指向同一固定头位置。
所述导向孔的外端直径变大,形成插入导向插销的沉头孔。
所述导向孔有1-5个。
所述主支臂上穿装有径向的螺钉导向插销。
所述导向臂和固定杆的固定头具有锐利的尖端。
所述尖端呈V形。
本发明能够临时固定骨折块,可以在不扩大切口的情况下,明确临时固定的克氏针方向以及固定骨折块的螺钉方向,还可以方便的从螺钉导向插销旋入固定用螺钉,从而避免了反复不良固定后,螺钉对骨折固定强度减低的缺陷,可以方便的拆卸组装,以满足不同用途的要求,由于是金属材质,因此可反复消毒使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主支臂 2.导向臂
3.固定杆 4、4′.旋钮
5、5′.固定头 6.导向孔
7.克氏针导向插销 8.螺钉导向插销
如图1所示,该导向器主要由主支臂1、导向臂2及固定杆3构成,主支臂1和导向臂2均呈弧形,导向臂2插入主支臂1中,并由旋钮4临时固定,两者能够沿圆弧方向伸缩,导向臂2的前端向内折弯形成指向圆心的固定头5,固定杆3能够径向伸缩地穿装在主支臂1上并通过旋钮4′固定,其前端形成指向圆心的另一固定头5′,固定头5、5′具有锐利的V形尖端,主支臂1与导向臂2的套接部位开有五个径向贯通的导向孔6,导向孔的外端直径变大,形成插入克氏针导向插销7的沉头孔,主支臂在固定杆3的另一侧穿装有径向的螺钉导向插销8。
该器械具有复位、固定、导向多重功能。例如:对骨折块分离时,通过该器械挤压骨折块,可以起复位的作用;在骨折块复位后,通过锁定与骨折块接触的元件,或者通过一定数量的钢针旋入骨折端,均可以临时固定骨折块;该器械最主要的功能是精确导向功能,由于各导向孔的指向是明确的,因此旋入细钢针的方向也就明确了,在此基础上,通过细钢针旋入的空心螺钉方向也就明确了。
以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为例介绍使用方法:首先根据术前检查,明确骨折块的位置和损伤类型;术中将固定头放在骨折块中心点,通过推挤作用,初步对骨折块进行复位,然后旋紧固定头,利用导向孔根据术中情况,旋入数枚1mm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块;在不拆除该器械的情况下,依靠C型臂X光机透视和利用关节镜术中直视确认骨折块位置满意,再通过临时固定的克氏针旋入适宜长度的空心螺钉固定骨折块,拆除导向器和克氏针,关闭手术切口。
根据术前三维CT等一系列检查、C型臂X线透视和术中关节镜直视,可以确定克氏针和螺钉固定方向。由于所有导向孔均指向同一固定头位置,因此,结合术前和术中情况分析判断,则可以确定最合适的导向孔,进而完成相应手术。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它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02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