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电动牙刷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0124.9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3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敏;汪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17/22 | 分类号: | A61C17/22;A61C19/06;A61N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电动牙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口腔疾病的保健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光动力治疗牙周炎的激光电动牙刷。
背景技术
牙周病是人体口腔中两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牙周炎如未及时治疗,将导致牙齿周围形成空洞,牙齿松动,甚至牙齿的早期脱落。牙周炎是“老掉牙”的主要原因,是成年人拔牙的首位原因。牙周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龋病,已成为危害人体口腔健康的首要问题,牙周病对全身健康也有影响。牙周炎光动力治疗是指:利用光敏剂或其代谢产物,其能选择性的聚集在靶组织(病变组织)上,在适当波长光的激发下产生光动力反应,从而破坏牙齿上靶细胞的化学物质;更具体来说:光敏剂分子接受光照,吸收光子的能量,在靶细胞内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活性氧具有细胞毒作用,能高效地氧化生物分子,最后诱导细菌的坏死,而对其他正常口腔组织无损伤性。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1939919A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广谱、低毒性的杀菌剂,即为2-单羧基取代酞菁锌-寡聚赖氨酸耦合物。该杀菌剂能杀死不同种类的细菌,具有一定的广谱性。该杀菌剂在很小的浓度和光剂量下产生单线态氧来杀死细菌,该杀菌剂含有能与细菌表面特异性结合的标记物质,可以达到特异性杀死细菌而不伤及正常细胞,故该杀菌剂具有低毒性。试验表明:在很低能量密度作用下该杀菌剂对牙龈卟啉菌就有很好的杀伤作用。在某一特定的药物浓度和能量密度约为7J/cm2时抑制率可达99%以上;在能量密度约为15J/cm2时,对牙龈卟啉菌的抑制率为97.82%,而对人牙周膜细胞的抑制率仅为16.82%。
目前已有一些关于可发光牙刷的发明创造,这些发光牙刷除了具有牙刷的外部特征要求外,内部还设置有电源、驱动电路、光源等电器元件。但是这些发光牙刷的发光部件大多是发光二极管,用于装饰或计时显示,虽然也有个别是为护理牙齿表面用的。这类牙刷不能用于为涂抹在牙龈附近的光敏杀菌剂提供所需波长和能量的光照,没有光动力学疗法的功效。
已有的发光牙刷的发明,将光源置于牙刷的头部,由于使用时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会与人体口腔直接接触,因此存在以下若干弊端,甚至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发光二极管或二极管激光器的发光主体材料大多由砷化镓、氮化镓这类的半导体化合物构成,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故需要有严密的封装结构才能使用该牙刷,而封装材料和封装工艺的价格较贵,导致牙刷的成本升高;另外,一旦封装因质量检测不当、或因使用时被水浸泡、或因材料老化等原因导致破裂,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中的有毒化合物难免会有所泄漏,这将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同时,牙刷的毛刷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后会老化,牙刷头部需要更新,而每次更换都会不必要的报废设置在牙刷头部中的光源,比如二极管激光器等价格较高的元件,从而造成较高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激光电动牙刷,其将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等的光源设置在电动牙刷柄部空心处,由光导将光耦合并传输到牙刷头部的出光口;由此可实现在清刷牙齿表面的同时,将具有一定能量的光波直接照射到涂抹在牙齿和牙龈区域的光敏杀菌剂上,使杀菌剂有效地杀灭牙龈病变组织上的细菌,而不会损伤牙周膜细胞;同时,可避免人体与光源的发光材料的直接接触,并在更换牙刷头部时,无需连同更换光源,由此大大降低牙刷的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电动牙刷,其技术方案是:该牙刷包括相互连接的空心的柄部和空心的头部;特点是:所述牙刷头部上有至少一个面;在所述的面上设置具有一定长度的毛刷以及至少一个不被毛刷遮挡的出光口;
所述的牙刷头部上装有刷毛的面连接着空心的柄部内的机械传动装置,能在垂直于刷毛的平面上产生振动;所述的面上设有光学窗口,从所述出光口处传输的光不会因所述面的振动而被遮挡。
所述的牙刷头部上装有刷毛的面,连接着空心的柄部内的传动装置;并以垂直所述面的轴心做旋转或旋转摆动;所述面上旋转轴心处设有一个窗口,从所述窗口输出的光不会因所述面的旋转振动而被遮挡。
所述的牙刷头部上的面是垂直于刷毛平面振动的面和垂直面上的轴心旋转振动的面的组合;在所述的平面振动面和旋转振动面上分别设有光学窗口;从所述窗口射出的光不会因平面振动或旋转振动而被遮挡。
所述的光导传输为从准直镜耦合出来的光经自由空间通过半透镜,一半的光转角90度,一半的光传输到反光镜转角90度将光传输到窗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0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万古霉素的结肠靶向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洗涤剂卫生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