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热地暖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9472.4 | 申请日: | 200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6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友;张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延友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32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地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暖中采用地暖时,可通电直接加热的地暖管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采暖,采用地暖的形式,普遍得到欢迎,因其供热从下至上,符合温度自然传热规律,而且此种采暖人体特别舒适,室内美观、洁净、环保。
但是,在我国北方供暖的地方,要进入采暖期时和采暖期刚结束时,室内温度比较低,是住供暖楼人们最着罪的时候,所以往往要采用一些加热器取暖,如:电热毯、电热膜、电热板、电暖器、电暖风、空调等,此类加热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如:电磁辐射、噪音、风、光等,且传热有的是侧部传热,人体舒适感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地暖,停止集中供暖便不能采暖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地暖管,该地暖管通电即可加热,便可继续采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现有的地暖管制成内管带有加热层的导管,这样,结合保温措施,接通电源即可加热管内介质,使电能转化成热能,达到取暖目的,并安装有温控器,实现温度可调节、恒温、自动控温,并设有防漏电、漏水自动保护装置,可编程实现取暖智能化。
本发明与太阳能热水器相连,用热水时便同时加热了地暖管周围加热层,慢慢放热,也同样实现了取暖目的,若安上循环泵,便可实现循环取暖。与自来水相连,可将管内加热的热水作为生活热水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为廉价使用太阳能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特别是在采暖应用中,更是受到经济成本的制约。本发明可将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连在一起,使在用热水时,也起到供暖作用,也可安上循环泵,循环取暖。
2、与太阳能热水器结合,更好地实现了光电互补。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热量,也可自身通电加热,现在我们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多数采用上、下水单管形式,没有循环泵,这样想用热水时就要放掉前端的一部分凉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采用电热地暖管,管内水温可实现恒温控制,大大减少了凉水的排放。
3、与自来水直接连接,可为日常生活提供热水,可洗浴、洗涤衣物、蔬菜,实现了多种功能的结合,一能多用。
4、自身加热时,无噪音、风、光等环境、污染,特别无电磁辐射,传热按自然传热规律,自下而上传热,符合人体足热首凉之规律,且无口干舌燥感觉,使用时,人体感到特别舒适,老幼皆宜。做到了真正的环保,电能完全转化成热能。温度可调,可实现恒温控制,可单装,可组装,可随时加热,可设定程序加热,实现加热的智能化。
5、可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如:太阳能电热水床、太阳能电热水炕、太阳能电热水地铺、太阳能电热水地暖等。
6、占空间少,不用暖气片,加热炉,外网管线,室内美观、洁净。南方无采暖设施的,可实现采暖,采暖自主。不怕潮湿,不腐蚀管,使用寿命长。在潮湿地区也可使用,在炎热地区可通入低温水,起到一定降温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电加热地暖管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截面图
图中:1、进水口与太阳能热水器相连;2、出水口与淋浴、洗菜池、洗脸池相连;
3、阀门;4、温控器;5、电热地暖管;6、隔热层;7、吸热层;8、隔磁层;
9、加热层;10、塑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管(5)内充满水时(管内水可接入太阳能热水器热水,也可接入自来水,或接入水箱中水),便可随时由温控器(4)接通电源,管(5)内水便被加热,管(5)下部设有保温隔热层(6),这样热量绝大部分传到上方,从而实现取暖目的;温控器(4)上设有漏电、漏水装置,从而实现防漏水、漏电目的;温控器(4)上设有温度调节装置和恒温供断电装置,可根据温度编程设定供、断电,从而实现了调温、恒温,编程调节温度的智能化。管(5)终端与淋浴、洗脸池、洗菜池相通,可提供生活用热水。
当与太阳能热水器连接时,用热水时,由于管(5)内走的是热水,便同时加热了管周围的吸热层(7),慢慢释放热量时,便达到了取暖目的。太阳能热水器热量越多,提供的热量也就越多,直接利用了太阳能,且不用再增设其它装置。若在管路上安上循环泵,则可进行循环加热地暖,可直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控制仪,实现定时循环加热。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储热能力,因此可做到有选择性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延友,未经张延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9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热保温集热建筑护围及供热设备
- 下一篇: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