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转子无刷马达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69407.1 | 申请日: | 200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佑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29/08 | 分类号: | H02K29/08;H02K1/14;H02K3/18;H02K3/28;H02K15/02;H02K15/04;H02K15/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 地址: | 日本千叶***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马达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内转子无刷马达,用安装于马达定子侧的位置检测用传感器检测设于转子侧的磁铁磁极,从而来对流到定子绕组的电流进行切换控制,其中,
定子铁芯被分割为铁芯齿部和铁芯轭铁部而构成,该铁芯齿部由向径向突出的多个臂部和在这些臂部的内周侧以相互连结的方式延伸的结合部构成,该铁芯轭铁部为筒形并被压入到该铁芯齿部的外周侧,在上述结合部上形成有空隙,
定子绕组是通过将在绝缘线轴上缠绕绕组而构成的绕好线的绝缘线轴插入上述臂部的每一个上而构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铁芯齿部是层叠第1种钢板和第2种钢板这两种钢板而构成的,分别位于马达轴向两端的第1种钢板由上述臂部和在内周侧将这些臂部连结的短路部构成,位于第1种钢板内侧的第2种钢板具有在将各臂部之间连结的结合部上设有空隙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转子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冲裁为既定形状的第1种钢板和第2种钢板为通过将形成在每一臂部上的铆接部铆接固定而连结成一体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转子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形成于铁芯轭铁部的内周面侧的嵌合凹部上嵌合插入有绕好线的绝缘线轴的臂部顶端,来进行上述铁芯轭铁部向上述铁芯齿部的外周侧的压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转子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线轴由与铁芯轭铁部内周面的平坦内周部相对的板状的外侧面部、与铁芯齿部的结合部相对的内侧面部、和将该外侧面部和内侧面部连结的连结部构成,并且设有穿通外侧面部、内侧面部以及连结部的臂部嵌合孔,在上述连结部的周围缠绕绕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转子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子绕组的U相、V相、W相的各绕组为Y接线或Δ接线,且在设n=3以上的整数时,转子极数:定子极数为2n:3n、或4n:3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转子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马达壳体和安装该马达壳体的马达安装板为金属制成,做成将由定子绕组产生的热量经定子铁芯、进而通过金属制的马达壳体和马达安装板而散热的结构,将该内转子无刷马达用作打印机滑架进给用马达或送纸用马达。
8.一种内转子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该内转子无刷马达用安装于马达定子侧的位置检测用传感器检测设于转子侧的磁铁磁极,从而来对流到定子绕组的电流进行切换控制,在该方法中,
构成铁芯齿部,该铁芯齿部由按与定子磁极数一致的数量向径向突出的臂部、和在这些臂部的内周侧以相互连结的方式延伸的结合部构成,在上述结合部上形成有空隙,
通过将在绝缘线轴上缠绕线圈而构成的绕好线的绝缘线轴插入上述臂部的每一个上而构成定子绕组,
通过在形成于筒形铁芯轭铁部的内周面侧的嵌合凹部上嵌合插入有上述绕好线的绝缘线轴的臂部顶端,而由上述铁芯齿部和压入到该铁芯齿部的外周侧的上述铁芯轭铁部分割构成定子铁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渊马达株式会社,未经马渊马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94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