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牙病治疗套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8839.0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3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宋锦璘;赵纯亮;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7/00 | 分类号: | A61N7/00;A61C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建民;张天舒 |
地址: | 401121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牙病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牙病治疗套。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它具有四 大特征,即牙周袋形成、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逐渐松动脱 落。其病变早期即出现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由于它仅表现为牙龈红 肿,刷牙及进食时出血,常被患者忽视,延误治疗,使病情进一步加 重,发现时往往是几颗牙或者满口牙都同时受累。牙周炎的晚期还可 能出现牙齿移位,食物嵌塞(由于牙齿松动移位所致),继发性牙合 创伤,牙龈退缩、根面暴露,牙周脓肿,牙周袋溢脓及口臭等症状。 给生活和工作都带极大的不便。
在现有技术中,不乏见到治疗牙周袋、袋壁的炎症以及针对其晚 期症状采取的方法或措施,例如使用抗生素、切口引流、拔牙、种植 牙等等,而治疗牙槽骨吸收的措施却很少见,牙槽骨是人体骨骼中代 谢最为活跃的骨组织,正常生理条件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平衡维 持着牙槽骨代谢的稳定,但牙周感染发炎时,细菌内毒素及多种炎性 因子诱导破骨细胞活化、增殖,故抑制了成骨细胞的活性,使牙槽骨 代谢平衡失调,从而出现牙槽骨吸收,因此治疗牙槽骨吸收的主要方 法是抑制成骨骨质吸收,促进骨质再生,但遗憾的是在临床上主要采 取骨移植、种植牙等外科手术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却给病 人带来了痛苦和负担,而且目前直接作用于牙槽骨的药物治疗方法还 没有出现,也一直是口腔学界研究的方向,因此寻找一种既方便又安 全可靠的无创治疗牙槽骨吸收的方法已经成为病患和医生共同的期 待。
发明内容
多年研究和临床应用证明,骨组织对超声的吸收能力很强,低强 度超声在促进骨组织生长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已在骨折、骨损伤 等治疗中得到成熟的应用,而且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避免 了药物治疗给病患带来痛苦以及传统手术治疗中有创口易感染的危 险,是一种绿色安全的治疗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 供一种可直接针对牙槽骨进行无创口治疗的超声波牙病治疗套。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超声波牙病治疗套 包括可套在牙齿上的牙齿适配套、嵌于所述牙齿适配套内的超声波发 生器、以及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驱动控制装置,所述驱动控制装置与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电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超声发射面正对牙齿 适配套所套牙齿的牙槽骨。
优选的是,牙齿适配套采用与人体上/下颚上的一颗或多颗或全部 牙齿相适形的形状。
所述牙齿适配套可由柔软、透声且无毒的材料制成,优选牙齿适 配套采用透声橡胶制成。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包覆于牙齿适配套内,通过所述牙齿适配套与 牙齿耦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治疗的部位,当牙齿适配套所套牙 齿为上/下颚的一颗牙齿时,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可采用一个或多个,其 可分布于牙齿适配套所套牙齿牙周的外侧、内侧或顶部;当牙齿适配 套所套牙齿为上/下颚上的多颗或全部牙齿时,所述超声波发生器采用 多个,其可分布于牙齿适配套所套多颗或全部牙齿牙周的外侧、内侧 或顶部。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可采用平面换能器或聚焦式换能器。超声波发 生器能够向牙槽骨部位发射低强度超声波,即声强为3W/cm2以下的 超声波。
所述驱动控制装置与超声波发生器可通过连接线连接,驱动控制 装置可内置于所述牙齿适配套的顶部,通过牙齿的咬合触发驱动控制 装置,从而控制治疗的开启和停止;所述驱动控制装置也可由所述连 接线引出牙齿适配套外而置于口腔外部,从而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治疗 的开启和停止。
本发明超声波牙病治疗套通过利用骨组织对超声的吸收能力,将低 强度的超声波聚焦到牙槽骨,促进牙槽骨生长,防止牙槽骨吸收,该装置 作为一种无创治疗装置,其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治疗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超声波牙病治疗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超声波牙病治疗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超声波牙病治疗套对牙槽骨进行治疗的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超声波牙病治疗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超声波牙病治疗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8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羊毛制品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卷烟用梗丝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