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8319.X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6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普;郑波;蒋吴军;鲁劲草;胡斐然;肖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健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分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通信网络从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电信网 络向基于分组交换的宽带电信网络方向发展。从电路交换到软交互直至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的发展吸收了很多优秀的IT技术, 如IP技术、分布式组网技术、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 协议)技术等等。
目前,IMS和因特网(Internet)的融合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焦点。其中,网 络服务(Web Services)是为各个不同平台服务的一种技术,可以为各个不同 平台的不同应用系统提供协同工作能力,该技术已成为IMS和Internet的融合 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IMS网络接入Web Services,可以利用Web Services 提供的各种服务。如何使Web Services和IMS提供的各种服务协同工作从而提 供组合服务,以及如何将IMS网络或其他通信网络的服务或能力以Web Services 的方式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成为目前通信领域被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开放服务架构(Open Service Architecture,OSA)/Parlay(the Parlay Group,一个研究服务能力开放的国际标准组织)是现有技术中的一个研究如何 将电信能力通过标准的Web Services接口开放的组织。图1为现有技术中开放 服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OSA/Parlay分别定义了客户应用101和 框架102之间、客户应用101和业务能力特征103之间、框架102和业务能力 特征103之间以及框架102和企业经营者104之间的接口E1、E2、E3和E4,通 过这些开放的标准Web服务接口,可以将电信网的服务或能力提供给外部应用。
在上述的开放服务架构中,电信网络的服务或者能力被调用时,会产生大 量的服务调用信息(如调用次数、调用输入的参数等),这些信息包含大量有价 值的用户行为信息数据。现有技术并没有一个对所述服务调用信息进行处理的 机制,造成了数据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现有的开放服务架构中,电信网络的服务或者能力被调用时,会产生大量 的服务调用信息,这些信息包含大量有价值的用户行为信息数据。将这些服务 调用信息存储起来,并加以分析,可以得到带有用户行为特征的数据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开放服务架构,包括:
接收外部应用模块发来的调用服务请求消息;
提取服务调用信息;
调用存储服务。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预处理装置。
一种信息预处理装置,应用于开放服务架构,包括:
服务提取单元,用于开放模块接收应用模块发来的调用请求消息后,提取 服务调用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存储装置。
一种信息存储装置,应用于开放服务架构,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服务调用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分析装置。
一种信息分析装置,应用于开放服务架构,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向信息存储模块查询所述服务调用信息;
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服务调用信息进行分析,并生成分析结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应用于开放服务架构,包括:
信息预处理装置;
信息存储装置;
信息分析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在现有的开放服务架构中加入具 有信息提取、储存以及分析功能的功能实体,在应用服务器访问调用底层网络 能力时,将所产生的用户数据信息存储起来,并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数据 挖掘分析,通过对用户数据信息的分析挖掘,得到有用的用户行为信息。这些 信息对电信运营商分析用户行为,发现及推广新业务,分析现有业务状况都具 有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8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