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有效空间再用的无线个人区域网络通信的技术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68013.4 | 申请日: | 2008-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4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A·马尔特塞夫;R·马斯莱恩尼古夫;A·小马尔特塞夫;A·库利埃夫;M·希洛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L12/2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柯广华;王丹昕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有效 空间 再用 无线 个人 区域 网络 通信 技术 | ||
1.在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中通信的方法,包括:
通过使用定向天线在所述WPAN网络中使用空分多址SDMA, 和
在所述WPAN中使用与所述SDMA结合的时分多址TDMA,其 中,能够并行通信的装置对结合在组中,
其中,用TDMA开始所述WPAN网络的工作并执行波束成形训 练,在完成所述波束成形训练后由微微网控制器PNC收集关于装置对 之间相互干扰的信息,定义SDMA组以使一组内的相互不干扰与弱干 扰的对可被所述PNC安排用于并行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执行干扰电平测量,所述 PNC以信标消息向装置不仅通知它们通信的时隙,而且通知执行来自 其它装置的干扰电平的测量并向所述PNC反馈测量结果的时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WPAN中把所述 SDMA分成两种类型的SDMA组,即单向和双向SDMA组,其中, 在所述单向SDMA组中允许每一通信对内仅一个方向的传输,而在所 述双向SDMA组中可以进行通信对内的双向传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双向组使用相同时隙用 于数据帧传输和确认传输,所述单向组使用所述相同时隙仅用于所述 数据帧传输,在其它SDMA组或分配的TDMA时隙中进行所述确认 传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微微网控制器PNC确 保对于双向SDMA组通过强迫接收站送回确认或者如果不要求确认 则送回某专用训练帧在为干扰电平测量所分配的时间间隔期间进行 两个方向传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PNC使用相互干扰矩 阵来收集并处理关于相互干扰的信息,其中,所述相互干扰矩阵的元 素对应于一通信对在另一通信对工作时所经受的干扰电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工作在给定SDMA组 内的站开始经受增加的干扰电平或者不能对接收的帧解码或者没获 得已传输消息的确认,那么向所述PNC报告所述PNC停止所述给定 SDMA组的同时操作且把所述组的所有对或者子集分配到TDMA模 式并又开始创建新的SDMA组的过程。
8.一种在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中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在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中通信的收发器,其中,通过使 用定向天线,所述收发器在所述WPAN网络中使用空分多址SDMA,
其中,在所述WPAN中,所述收发器还使用与所述SDMA结合 的时分多址TDMA,其中,能够并行通信的装置对结合在组中,并且
其中,用TDMA开始所述WPAN网络的工作并执行波束成形训 练,在完成所述波束成形训练后,微微网控制器PNC收集关于装置对 之间相互干扰的信息,定义SDMA组以使一组内的相互不干扰与弱干 扰的对可被所述PNC安排用于并行传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为执行干扰电平测量,所述 PNC以信标消息向装置不仅通知它们通信的时隙,而且通知执行来自 其它装置的干扰电平的测量并向所述PNC反馈测量结果的时隙。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所述WPAN中把所述 SDMA分成两种类型的SDMA组,即单向和双向SDMA组,其中, 在所述单向SDMA组中允许每一通信对内仅一个方向的传输,而在所 述双向SDMA组中可以进行通信对内的双向传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双向组使用相同时隙 用于数据帧传输和确认传输,所述单向组使用所述相同时隙仅用于所 述数据帧传输,在其它SDMA组或分配的TDMA时隙中进行所述确 认传输。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微微网控制器(PNC), 确保对于双向SDMA组通过强迫接收站送回确认或者如果不要求所 述确认则送回某专用训练帧在为干扰电平测量所分配的时间间隔期 间进行两个方向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80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中继装置、通信装置及数据中继方法
- 下一篇:差分放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