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面板的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67762.5 | 申请日: | 200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2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钟德镇;戴文君;廖家德;简廷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3;G02F1/13;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琦;王诚华 |
| 地址: | 2153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液晶 显示装置 驱动 装置 | ||
1.一种液晶面板,包括按列排列的M根数据线、按行排列的N根扫描线以及由数据线和扫描线交叉确定的像素,其中M和N为大于1的整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还包括N个栅驱动器单元,每一栅驱动器单元与一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用以激活该条扫描线,N个栅驱动器单元被划分为2K组,所述N根扫描线被划分为2K个扫描线组,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每个扫描线组对应一个栅驱动器单元组,2K个栅驱动器单元组交错排布于液晶面板的两侧,每组中的栅驱动器单元互相级联,组与组之间的栅驱动器单元相互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条扫描线电性连接同一行像素中的所有像素,每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同一列像素中的所有像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N个栅驱动器修补单元,每个栅驱动器修补单元对应一个栅驱动器单元;
所述每个栅驱动器修补单元用于在与该栅驱动器修补单元对应的栅驱动器单元故障时连接至该栅驱动器单元连接的扫描线以替换该栅驱动器单元。
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按列排列的M根数据线、按行排列的N根扫描线以及由数据线和扫描线交叉确定的像素,其中M和N为大于1的整数,其特征在于,所述N根扫描线被划分为2K个扫描线组,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每个扫描线组中的扫描线连接极性相同的像素,所述装置还包括:
2K个驱动部件,其中每个驱动部件对应一个扫描线组,并用于提供多级输出,每一级输出连接相应扫描线组中的一根扫描线用以激活该根扫描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时序控制器,用于向所述2K个驱动部件提供时钟信号,并依次向所述2K个驱动部件提供起始信号;
所述驱动部件在收到所述起始信号后,根据所述时钟信号的周期逐根激活 对应扫描线组中的扫描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驱动部件包括N/2K个栅驱动器单元,所述N/2K个栅驱动器单元的输出端和对应扫描线组中的扫描线一一对应连接;其中,
所述驱动部件中的第一个栅驱动器单元接收时序控制器提供的起始信号,并在时序控制器提供的时钟信号到来时输出激活信号,用于激活所述第一个栅驱动器单元连接的扫描线;
所述驱动部件中的第二个栅驱动器单元至最后一个栅驱动器单元依次接收上一级栅驱动器单元在输出激活信号的同时输出的移位触发信号,并在时序控制器提供的时钟信号到来时输出激活信号,用于激活栅驱动器单元连接的扫描线,并产生扫描脉冲信号返回上一级栅驱动器单元以通知该栅驱动器单元将其所连接的扫描线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触发电路,用于接收一驱动部件中的最后一个栅驱动器单元发出的移位触发信号,并生成触发信号发送给时序控制器;
所述时序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向下一驱动部件的第一个栅驱动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驱动部件的驱动时间为一帧的1/2K时间,每隔一帧的1/2K时间进行驱动部件之间的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控制器在所述一帧的1/2K时间结束时向下一驱动部件发送起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K个驱动部件交错排布于所述N根扫描线的左右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N个栅驱动器修补单元,每个栅驱动器修补单元对应一个栅驱动器单元;
所述每个栅驱动器修补单元用于在与该栅驱动器修补单元对应的栅驱 动器单元故障时连接至该栅驱动器单元连接的扫描线以替换该栅驱动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77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