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充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67664.1 | 申请日: | 2008-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7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扩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扩充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接口设备日益增加,电子装置本身所具有的各种规格的电信传输连接端口,多半会让使用者感到不敷使用,特别是具有热插拔功能的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是为电子装置使用最普遍的界面,且通用序列总线的传输速度较传统的RS232、PS/2、IEEE-1394等电连接界面来的快速,以致于应用通用序列总线接口进行电信号传输的计算机接口设备也逐渐普遍,也连带使得以通用序列总线接口为主的扩充装置在使用上亦越来越普遍。
现有具有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的扩充装置,乃是于一预设壳体的容置空间内设有至少一通用序列总线控制电路板,多个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电性连接于控制电路板,使电性插设于各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的接口设备与电子装置形成电性导通,达到电子装置藉由接口设备扩充其功能的目的。
然而,上述扩充装置仅提供电子装置的扩充功能,是单纯的作为电子装置与接口设备的电性连结界面,并无其它的附加功能,因此并不具有特别的市场竞争力。以超便携计算机(Ultra 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为例,一般使用者都是将超便携计算机以手持或者置放于桌面的方式使用,但是超便携计算机的设计并无人体工学上的考虑,以致于使用者长时间使用造成手腕容易酸痛。
超便携计算机虽有原厂脚架供使用者将超便携计算机呈一定角度摆放于桌面,然而装设有脚架的超便携计算机势必会增加使用者作业所需的空间,对于要再装设扩充装置来扩充超便携计算机的接口设备,会产生使用者作业空间不足的问题。此外,若欲使超便携计算机与另外的计算机装置电性连接时,现有现有作法是使用一传输线作为连结,如此一来,对于已经不足的空间,使用者还必须多装设一条传输线,安装过多的设备,会造成使用者相当大的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因为同时装设过多的设备,导致使用者作业空间的不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充装置,藉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同时装设过多的设备,导致使用者作业空间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所揭露的扩充装置,是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藉由扩充装置而与至少一周边装置或是一计算机装置相互电性连接。其中,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电连接端口及邻近于该第一电连接端口的至少一螺孔。
本发明的扩充装置包括有一本体、一支撑架以及一扩充组件。本体具有一第二电连接端口,并且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连接端口,以使本体连接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支撑架一端是枢接于本体,另一端可相对于本体枢转并且抵靠于一平面,使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可呈一角度摆放于平面上。扩充组件具有一通用序列汇流端口、一传输线及一扩充器。传输线的一端是电性连接于本体,另一端是分别电性连接于通用序列汇流端口与扩充器。通用序列汇流端口用以电性连接于计算机装置,使计算机装置电性连接至可携式电子装置,而周边装置是可选择性电性插设于扩充器,以令周边装置电性连接至可携式电子装置。
本发明所揭露的扩充装置,藉由结合扩充装置、脚架与传输线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较,使用者只需一个扩充装置即可解决可携式电子装置摆放于桌面并连接计算机装置时,使用者除了安装脚架还需安装传输线,导致作业空间不足的问题,亦使扩充装置较现有技术更具有竞争力。
以上的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充组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充装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扩充装置
110 本体
111 第二电连接端口
112 二枢孔
113 螺栓
120 支撑架
121 二枢轴
122 收纳槽
130 扩充组件
131 通用序列汇流端口
132 传输线
133 扩充器
134 壳体
135 电路板
136 扩充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7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面道路交通实时信息发布系统
- 下一篇:数据存储系统、设备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