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慢性病危险因素社区防治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4104.0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1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包家立;朱朝阳;汪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慢性病 危险 因素 社区 防治 控制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共卫生领域,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慢性病危险因素社区防治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病。根据中国卫生部《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显示:2003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是123.3‰,其中高血压26.6‰、COPD7.5‰、脑血管病6.6‰、糖尿病5.6‰。2007年城市疾病死亡率脑血管病为18.04%(位于肿瘤之后排第二)、心脏病16.29%(第三)、呼吸系病13.10%(第四),农村脑血管病为20.59%(位于肿瘤之后排第二)、呼吸系病17.24%(第三)、心脏病14.80%(第四)。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5年报告中指出“人类已经掌握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手段,80%的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是可以得到预防的,一些国家已经运用现有知识大大提高中老年人的预期寿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心脏死亡率在过去30年间显著下降,最成功的国家下降了70%”。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慢性病控制的最佳途径是“以社区健康促进并以控制危险因素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控制导致慢性病发生的生物危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高胆固醇和超重)和行为危险因素(不健康饮食、缺乏身体活动和烟草使用),结合一、二、三级预防,可以做到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延缓慢性病的发展、减少慢性病导致的残障、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定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是:超重、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并且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确定1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牛乳喂养、药物及化学物;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遗传易感性、体力活动减少及(或)能量摄入增多、肥胖病(总体脂增多或腹内体脂相对或者绝对增多)、胎儿及新生儿期营养不良、中老年、吸烟、药物及应激(可能)等。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症、肥胖等生理、代谢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症、肥胖等生理、代谢因素,以及吸烟、体力活动减少等不良生活方式,同时还与年龄、性别及早期患冠心病的家族史有关。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确定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确定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个体因素有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环境因素有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社会经济地位等。
在这些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多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如饮酒、吸烟、血脂异常、运动、超重等等,有些本身就是疾病并是导致另一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不可控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等等,和可控的危险因素,如超重、高盐膳食、饮酒、吸烟、运动、血脂异常等等。
危险因素作用在个体人身上出现疾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原初表现在部分生命体征参数的改变,如血压、血糖、心电、心率、血脂、呼气容积/肺活量等等的改变。通过监测这些生命体征参数以及控制危险因素,可以实现全人群慢性病的一、二、三级预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慢性病危险因素社区防治的控制方法,是一种控制策略分析流程,流程顺序是:(1)确定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2)建立状态向量和控制向量;(3)建立状态向量集;(4)建立生命体征状态图;(5)确定正常生命体征状态区域;(6)确定生命体征状态与正常生命体征状态差值;(7)建立危险因素控制策略。该流程的输入变量为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心率、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呼吸流量、体重、身高等生命体征,输出变量为运动、吸烟、饮酒、饮食(包括盐、脂肪、糖、蛋白质、维生素)等危险因素和药物。输入数据为在时间t=0,Ts,2Ts,……,nTs等各采样时间点输入变量的数据,Ts为在0-999小时内连续可变的采样周期,输出数据为在时间t=(n+1)Ts输出变量的数据。具体流程如下:
1.确定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4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串联风轮风力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异步网页浏览的数据访问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