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用井下阻燃整芯输送带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3611.2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4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沈耿亮;沈会民;朱汉华;叶杨政;祝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9/06 | 分类号: | B29D29/06;B32B37/15;B29C43/24;B29C35/16;B29K27/06;B29K9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阻燃 输送带 制造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使用的阻燃整芯输送带,尤其是一种该输送带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该输送带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制造煤矿用井下阻燃整芯输送带是通过在压延机构上压延出聚氯乙烯橡塑混合物片,简称“PVG”片;聚氯乙烯整芯输送带简称“PVC”整芯输送带,在“PVC”整芯输送带两面贴“PVG”片并成型,然后放到硫化机构上硫化、定型。该方法主要存在生产效率很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至少提高3倍以上的一种煤矿用井下阻燃整芯输送带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
该煤矿用井下阻燃整芯输送带的制造方法依次如下:第一步,挤出;在恒温塑化机构中出来的“PVC”整芯输送带处于熔融状态,通过挤出机构挤出的“PVG”片,“PVG”片处于熔融状态与“PVC”整芯输送带两面同时进行热贴合成“PVG”输送带带坯;第二步,压延;把“PVG”输送带带坯经压延辊挤压成型到所需厚度;第三步,冷却、卷起。
所述的冷却可以是自然冷却,也可以是风冷、也可以是水冷。
一种制造煤矿用井下阻燃整芯输送带的装置,包括一个“PVC”恒温塑化机构、二个“PVG”挤出机构、压延机构、冷却机构、卷起机构;所述的“PVC”恒温塑化机构处于二个“PVG”挤出机构的正上方,所述的二个挤出机构相对且水平放置,所述的两挤出机构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挤出机构分别在塑化机构的两侧,三者的中心轴线相交于一点;所述的压延机构由至少一对压延辊组成,所述的压延机构处于挤出机构挤出口的下方;所述的压延机构还与冷却机构相连接接,使从压延机构出来的带坯进行冷却,所述的冷却机构是一个容纳冷却液的槽。
由于该工艺采用边贴合边硫化,分步作业变为连接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煤矿用井下阻燃整芯输送带的制造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造煤矿用井下阻燃整芯输送带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在图1中,制造煤矿用井下阻燃整芯输送带的装置,包括一个“PVC”恒温塑化机构1、二个“PVG”挤出机构2和3、压延机构4、冷却机构5、卷起机构6;所述的“PVC”恒温塑化机构1处于二个“PVG”挤出机构2、3的正上方,所述的二个挤出机构2、3相对且水平放置,所述的两挤出机构2、3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挤出机构2、3分别在塑化机构1的两侧,三者的中心轴线相交于一点;所述的压延机构4由二对压延辊组成,所述的压延机构4处于挤出机构2、3挤出口的下方;所述的压延机构4还与冷却机构5相连接接,使从压延机构出来的带坯进行冷却,所述的冷却机构5是一个容纳冷却液的槽。
煤矿用井下阻燃整芯输送带的制造方法依次如下:第一步,挤出;在恒温塑化机构中出来的“PVC”整芯输送带处于熔融状态,通过挤出机构挤出的“PVG”片,“PVG”片处于熔融状态与“PVC”整芯输送带两面同时进行热贴合成“PVG”输送带带坯;第二步,压延;把“PVG”输送带带坯经压延辊挤压成型到所需厚度;第三步,冷却、卷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3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