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杨梅核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62833.2 | 申请日: | 200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沈生荣;于海宁;阮晖;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17/06 | 分类号: | C12P17/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 祺 |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杨梅 中黄 酮类 物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杨梅核中黄酮类物质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Myrica ruba(Lour)Sieb.et Zucc),系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浙江省产量非常可观,多食用,核弃之,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既不经济更不环保。据报道,杨梅果核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最高,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效。采用现代技术高效提取杨梅核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既能解决废弃杨梅核对环境的污染,且对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对杨梅核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有少量报道,其采用石油醚、超声波与回流技术相结合,所需时间约7.5-15小时,且需多次过滤,对工厂化生产有一定影响。除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天然产物提取领域外,生物方法的应用以其条件温和、效率高等优点逐渐得到关注。而采用生物方法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相结合对杨梅核中活性成分进行提取,仍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提取效果好的提取杨梅核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取杨梅核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杨梅核,加入pH为4.6~6.0的缓冲液及纤维素酶,于35℃~50℃水浴1~2小时;每kg杨梅核使用8~10L缓冲液,纤维素酶与缓冲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0~20g纤维素酶/L缓冲液;
2)、在步骤1)所得物中加入无水乙醇,得悬浊液,使乙醇在悬浊液中的体积浓度为40~60%;将悬浊液在150~250W频率下超声波处理4~5小时,过滤,得上清液;
3)、将上清液浓缩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所得物溶解于水,接着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将上层萃取液真空干燥;得含有黄酮类物质的杨梅核提取物。
作为本发明的提取杨梅核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的改进:步骤1)中的纤维素酶的酶活力为1000-1500U/g。该纤维素酶为酸性食品级纤维素酶或中性食品级纤维素酶。
作为本发明的提取杨梅核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的缓冲液为磷酸盐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或柠檬酸钠缓冲液。
作为本发明的杨提取梅核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在搅拌状态下进行水浴。
作为本发明的提取杨梅核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进行了两次萃取,每次萃取时使用与步骤3)中的水相同体积的乙酸乙酯;合并两次的上层萃取液进行真空干燥。
作为本发明的提取杨梅核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上清液采用真空旋转蒸发仪浓缩后干燥。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杨梅核可以选用干燥处理后(例如自然干燥)的杨梅核,也可以选用新鲜的杨梅核。
本发明采用了将纤维素酶的酶解技术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纤维素酶对植物细胞壁的降解及超声波技术促进活性成分释放的优点,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对黄酮类物质释放的促进作用,达到杨梅核中黄酮类物质快速释放和浸出的目的。
如果采用已有的杨梅核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就必须使用较高的温度回流,所需时间较长,且需多次过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降低提取温度,大幅度节省生产成本,还省略了多步过滤操作,操作更简便。同时,本发明方法所需时间为5-7小时,可较现有方法缩短时间。因此,本发明较以往方法更易于工业化生产,成本更低,提取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提取杨梅核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1)、称取杨梅核20g,加入200mL pH为6.0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加入3g纤维素酶(为酸性食品级纤维素酶,酶活力为1000-1500U/g),搅拌状态下40℃水浴2h。
2)、在步骤1)所得物中加入无水乙醇,得悬浊液,使乙醇在悬浊液中的体积浓度为50%;将悬浊液在200W频率下超声波处理4小时,抽滤,得上清液。
3)、将步骤2)所得的上清液用真空旋转蒸发仪(70-85℃)浓缩后干燥,将所得的干燥物加水100mL溶解,倒入一只250mL的分液漏斗中,加100mL的乙酸乙酯,对杨梅核的黄酮液萃取分层,重复萃取两次以后(第2次萃取时乙酸乙酯的用量也是100mL),合并上层淡黄色溶有黄酮的萃取液,再真空干燥,得含有黄酮类物质的杨梅核提取物。
该杨梅核提取物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为10.1%。
实施例2、一种提取杨梅核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2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