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鼠标省电控制装置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1378.4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5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F3/038;G06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张燕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鼠标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省电特性的无线鼠标,尤其涉及一种加入电容式感应开关的省电无线光学鼠标。
背景技术
市面上无线鼠标在不用时,可进入省电模式,其是以间歇性的动作,但频率很高,让使用者感觉不出延迟。使用者把无线光学鼠标离开桌面时,发光二极管开始闪烁此时即是该光学鼠标在搜寻回馈信号,闪烁即是间歇性动作的一种。为了不持续耗电当使用者一段时间不使用时,鼠标会进入睡眠状态,但为了降低反应延迟,此时鼠标不会将系统电源完全关闭,而是进入所谓的睡眠模式。当使用者按下按键时,才会重新唤醒相关组件。而有些鼠标是利用移动检测来启动电源原理一样,只是,他在睡眠时可能是每隔0.1秒启动发光二极管与CMOS sensor。发光二极管与CMOS Sensor就算是进入睡眠模式最少也要消耗30uA。
故熟于该项技艺者可使用美国专利编号US 7,228,102 B2所揭示的省电控制方式,其方法主要为当人体碰触鼠标时会改变射频天线的电容值,进一步改变天线的谐振点。当谐振点偏移后,电压感测组件所感测到的电压值会跟着变化,为此达到检测使用者是否有接触鼠标的目的。
然而,此方法有其缺点,一、射频电路需要维持导通,只要射频电路导通就无法做到低耗电。二、此方法易受EMC的干扰。三、量产上会有一定的困难。
省电无线光学鼠标,可加入一种感应开关,该感应开关在市面上可容易获得的有一、依原理而言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及表面声波式等等。二、依功能而言可分为数字式及模拟式。其中,无论功能是数字式及模拟式,依其原理以电容式最为省电及普遍。
缘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省电无线光学鼠标,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加入电容式感应开关的省电无线光学鼠标,其可改善现有技术的无线光学鼠标中在睡眠状态无法同时关闭射频模块及光学传感器模块的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光学鼠标,其利用电容式感应开关,进而达到高省电节能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光学鼠标,该鼠标至少包括:
一光学传感器模块;
一电源模块;
一电容感测组件;
一电容式感应开关,耦合于该电容感测组件;
一射频模块;以及
一主控电路,其中当电容感测组件的电容值或其变化值超过一预定值时,该电容式感应开关通知该主控电路进入工作模式并将该光学传感器模块及射频模块导通;反之,则该主控电路进入休眠模式并将该光学传感器模块及射频模块关闭。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鼠标省电控制方法,该无线鼠标包含一电容式感应开关,一主控电路及一电源模块,其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a)该电容式感应开关中的电容或电容的变化高于一预定值,若否,该主控电路继续工作于休眠模式;若是,进入下一步;
(b)该主控电路打开该电源模块;
(c)该主控电路工作于工作模式;
(d)该电容式感应开关中的电容或电容的变化高于一预定值,若是,该主控电路继续工作于工作模式;若否,进入下一步;
(e)确认使用者是否确未使用该鼠标,若否,进入(c),若是,进入下一步;
(f)进入省电模式,关闭该电源模块;以及
(g)该主控电路工作于休眠模式,进入(a)。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发明图一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主控电路
101 电容式感应开关
102 电源模块
103 光学传感器模块
104 发光二极管
105 射频模块
106 电容感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具省电特性的无线鼠标,其至少包含:一发光二极管104;一电源模块102;一电容感测组件106;一电容式感应开关101,耦合于该电容感测组件106;一光学传感器模块103;一射频模块105;以及一主控电路100。
图一的实施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1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