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灯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61313.X | 申请日: | 200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安田雄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9/00;F21V29/02;H01L23/373;H01L23/467;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半导体发光元件(以下称为LED)作为光源的前照灯等的具有散热构造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车辆用灯具的一个例子,已知在外壳的内侧设置通风道,在该通风道内设置送风扇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如图4所示,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灯具70,在作为光源的LED 71上安装外透镜加热部72,该外透镜加热部72形成为传导来自LED 71的热量。并且,在固定有外透镜73的外壳74的内侧设置通风道75,使外透镜加热部72位于外透镜73附近的通风道75内。由此,使传导至外透镜加热部72的LED 71发光时的热量,由配置在通风道75内的送风扇76散热。
另外,作为现有的车辆用灯具的另外的一个例子,已知具有设有冷却装置的壳体和安装在可动板上的LED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如图5所示,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车辆用灯具80,将LED81安装在可动板82上,进行方向控制,以使设置在壳体83上的固定散热器84配置在汽车的较凉的部位附近。并且,将可动散热器85安装在LED 81的附近,利用对流产生单元86使固定散热器84和可动散热器85之间产生强制对流。
专利文献1:特开2006—2942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3320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灯具70中,因为将如果温度高则发光效率降低的LED 71的热量,通过外透镜加热部72在远离LED71的通风道75内冷却,所以难以提高散热性。
另外,对于外透镜73,因为只能得到在通风道75内被冷却的外透镜加热部72的温度,所以难以提高外透镜73的融雪性。
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车辆用灯具80中,因为对流产生单元80将空气导入壳体83内,所以混杂在大气中的尘埃等也会被导入,可能降低光度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提供一种利用内部对流在提高融雪性的同时提高散热性的车辆用灯具。
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所涉及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车辆用灯具实现,即,
该车辆用灯具在由灯体和灯罩分隔成的灯室内,具有以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光源单元,
其特征在于,具有:
金属制导热部件,其以贯穿前述灯室内外的方式安装在前述灯体上;以及
送风单元,其配置在前述光源单元与前述导热部件之间,以使送风方向朝向前述导热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
配置在光源单元和导热部件之间的送风单元,使吸收了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热量的流体,在围绕灯室内并返回至导热部件的循环路径内流通。由此,可以利用不从外部导入流体的内部对流提高融雪性,同时提高散热特性。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中,
优选前述导热部件至少具有向前述灯室内凸出的散热片。
根据这种结构的车辆用灯具,因为导热部件具有散热片,所以可以将吸收到的发光热量经由散热片高效地散热,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性。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上,
优选前述导热部件是从前述灯室后部向上部延伸的散热片。
根据这种结构的车辆用灯具,
因为从灯室后部向上部延伸的散热片起到送风单元的排气管的作用,所以可以使吸收了发光热量的升温流体从灯室后部向上部流动,从而高效地向前方的罩流动。由此,因为不会使循环路径内的流体的速度下降,所以可以利用简单的构造提高散热性。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中,
优选前述光源单元具有:金属制托架,其可倾斜移动地支撑在前述灯室内;多个前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及光学部件,它们搭载在该托架上;以及托架侧导热部件,其可导热地与前述托架连接,前述送风单元配置为,使进气方向朝向该托架侧导热部件。并且,光学部件包括反射镜、投影透镜等。
根据这种结构的车辆用灯具,
送风单元通过吸入与作为散热器起作用的托架可导热地连接的托架侧导热部件附近的升温流体,从而可以高效地去除该流体吸收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热量。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上,
优选前述导热部件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前述灯体上。
根据这种结构的车辆用灯具,
例如在产生需要更换送风单元的情况下等,可以通过取下作为维修用盖起作用的导热部件,从而简单地进行该更换作业,同时,因为不需要另外设置维修用盖,所以可以高效利用灯体背面侧的配置空间。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1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元件封装体、背光和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鼠标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