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播业务和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复用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0942.0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刘仁茂;丁铭;陈晨;孙国林;张应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H60/85;H04H60/9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瑞丰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市阿倍野***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业务 多媒体 广播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单播业务和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复用系统,其中预定的系统总带宽由一个或多个分量载频上的基础带宽聚集而成,所述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长期演进系统下行链路物理层处理子系统,每一个长期演进系统下行链路物理层处理子系统相应地服务于一个分量载频,
单播业务和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分别通过不同的长期演进系统下行链路物理层处理子系统进行频分复用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长期演进系统下行链路物理层处理子系统中的第一部分用于传输单播业务,而
所述一个或多个长期演进系统下行链路物理层处理子系统中剩余的第二部分用于传输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用于传输单播业务的第一部分子系统采用长期演进系统所定义的单播子帧结构,而
用于传输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第二部分子系统采用长期演进系统所定义的多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用于传输单播业务的第一部分子系统采用下述演进单播子帧结构:
子帧结构与长期演进系统所定义的子帧结构相同,但所有资源单元均用于单播业务的传输,而不保留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资源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用于传输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第二部分子系统采用下述演进多播广播单频网络子帧结构:
子帧内的所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采用扩展循环前缀;
在前一个或两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中插入基于小区的参考信令;
在其他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中插入基于多播广播单频网络区域的参考信令;
子帧内除去参考信令以外的其他所有资源单元均用于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传输,
其中所述基于小区的参考信令和所述基于多播广播单频网络区域的参考信令的插入映射模式与长期演进系统针对多播广播单频网络子帧结构而定义的插入映射模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础带宽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同的带宽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础带宽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与其他基础带宽不同的带宽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础带宽中的每一个都是从长期演进系统所定义的所有系统带宽中选择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频中的至少一部分上传输控制信息,而将其他分量载频上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资源单元用于传输单播业务或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
10.一种单播业务和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复用方法,其中预定的系统总带宽由一个或多个分量载频上的基础带宽聚集而成,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一个或多个长期演进系统下行链路物理层处理子系统,使每一个长期演进系统下行链路物理层处理子系统相应地服务于一个分量载频,
分别通过不同的长期演进系统下行链路物理层处理子系统,对单播业务和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进行频分复用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长期演进系统下行链路物理层处理子系统中的第一部分用于传输单播业务,而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长期演进系统下行链路物理层处理子系统中剩余的第二部分用于传输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传输单播业务的第一部分子系统中,采用长期演进系统所定义的单播子帧结构,而
在用于传输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第二部分子系统中,采用长期演进系统所定义的多播广播单频网络子帧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传输单播业务的第一部分子系统中,采用下述演进单播子帧结构:
子帧结构与长期演进系统所定义的子帧结构相同,但所有资源单元均用于单播业务的传输,而不保留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资源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09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