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锤片式粉碎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60484.0 | 申请日: | 200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高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华东 |
| 主分类号: | B02C13/284 | 分类号: | B02C13/284;B02C13/28;B02C13/282;B02C13/286;B02C13/02;A23N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锤片式 粉碎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饲料加工机械。
二、背景技术
目前,锤片式粉碎机按筛片的配置方式分底筛式、环筛式、水滴形筛式和侧筛式四种,底筛式、水滴形筛式和侧筛式均因过筛面积较小,而效率较低。而环筛式虽过筛面积大,但饲料加工过程中易产生环流和无齿板碰撞。所以粉碎效果较差,同时所有的锤片式粉碎机只靠高速旋转的锤片转子所产生的气流和离心力从筛片中分离,由于所产生的气流较小,致使一些粉碎粒度小的颗粒,也不能及时排出。因此,仍然存在效率较低和能耗较高的缺陷。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锤片式粉碎机,它既具有环筛式分离面积大,又可增强粉碎能力和分离效果。实现了高效节能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只要将现有的环筛式锤片粉碎机的筛片上固定碰撞条,以及将转子上固定两个以上的风扇叶片,即可实现。
本发明因采用独特的筛片上固定碰撞条,以及将转子上固定两个以上的风扇叶片,从而增强了物料在粉碎室内的碰撞能力和分离能力,因而效率大大提高,能耗大大降低。
四、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一种高效锤片式粉碎机的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该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结构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本发明主要由机架(22)、上壳组合(1)(2)(3)(4)(6)(7)(10)(12)(32)、转子部装(5)(8)(9)(11)(12)(13)(14)(15)(16)(17)(18)(19)(20)(21)(28)(30)、下壳组合(23)(24)(25)(26)(27)(29)等部分组成。上壳组合由上壳焊合(4)和上筛片(7)及上筛片碰撞条(12)组成。上壳焊合(4)为螺线型壳体上部,在其左侧固定有喂料斗(1);在喂料斗(1)上装有控量扦板(2)和安全挡板(3),壳体内焊有固定上筛片(7)的整体长支板(6)和分段短支板(10)。转子部装为悬臂式结构,以轴承座(16)为支点,内装一对轴承(20)和主轴(21),在轴承座(16)的左右侧装有左右轴承压盖(17)和V型胶带轮(18),用键(19)固定与主轴(21)上。在轴承座(16)的左侧安有两十字形转子架(5)并用固定有风扇叶片(13)的隔套(14)隔开,用键(15)和轴端挡圈(28)和螺钉(30)紧固于主轴(21)上,在两十字形转子架(5)之间装有锤片销轴(11)、锤片(9)和锤片隔套(8),形成悬臂式转子结构。下壳组合有下壳焊合(24)和下筛片(23)及下筛片碰撞条(26)组成。下壳焊合(24)为螺线型壳体下部,壳体内焊有固定下筛片(23)的整体长支板(25)和分段短支板(27)。上壳焊合(4)和下壳焊合(24)通过其上的联结耳(29)和(32)用螺栓(31)紧固或一端用铰接,而另一端用吊栓压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螺旋壳体粉碎室。如需检修保养或更换零件,只要松开紧固螺栓或松开吊栓,即可将粉碎室打开,安装维修非常方便。机架(22)焊在下壳焊合(24)上,用于支承整机,悬臂式转子用螺栓固定在机架(22)上。
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
1、用于粒状饲料粉碎时:物料经喂料斗(1)通过控量扦板(2)控量进入粉碎室。
2、用于粗饲料或块状饲料加工时:可将控量扦板(2)拆下,物料经喂料斗(1)人工控量后经安全挡板(3)进入粉碎室。物料在粉碎室内受高速锤片(9)的反复打击下和上筛片(7)下筛片(23)及上筛片碰撞条(12)和下筛片碰撞条(26)碰撞搓擦作用下而粉碎,当饲料粉碎到一定细度时,在离心力和风扇叶片(13)所产生的气流作用下,经上筛片(7)和下筛片(23)排出机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华东,未经高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0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集气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