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粮芝麻香型白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60367.4 申请日: 2008-11-12
公开(公告)号: CN101402906A 公开(公告)日: 2009-04-08
发明(设计)人: 赵纪文;张锋国;张辉;信春晖;胡风艳;邵先军;王风丽;胥卫宏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G3/02 分类号: C12G3/02
代理公司: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耿 霞
地址: 256300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芝麻 香型 白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白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粮芝麻香型白酒。

背景技术

传统芝麻香型白酒主要原料是高粱、小麦和麸皮。在以高粱为主的原料中加入小麦 和麸皮,虽然可适当增加原料重的蛋白质含量,提高氨基酸的含量,为杂环化合物的生 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酿酒中蛋白质所起的作用,不仅与原料蛋白质的品种与数量有 关,更与发酵环境及蛋白质的利用率有关。高粱中的蛋白质有60%以上为碱溶性。因此, 在酿酒发酵的酸性环境中利用率较低。小麦中的蛋白质也有30%—40%为碱溶性的,因 此,在发酵环境中的利用也受到限制。其酿制的白酒质量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粮芝麻香型白酒,克服传统芝麻香型白酒 的质量缺陷,采用多种原料配比,酿制出的芝麻香型白酒,酒香酒幽雅细腻、口味圆润 丰满、回味悠长,风格典型突出,适应了现代人追求幽雅细腻、圆润爽净的口味需求。

本发明复粮芝麻香型白酒,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酿制而成:高粱 35~60%、小麦5~15%、麸皮5~20%、玉米3~10%、大米5~15%、糯米5~30%和小米 5~20%。

本发明是在芝麻香型传统原料的基础上,适量加入玉米、大米、糯米和小米。大米 中的蛋白质仅有5%—10%为碱溶性的,因此,相对利用率大大高于高粱与小麦。小米 支链淀粉含量高,每100g小米含有硫胺素0.16mg,核黄素0.1mg,尼克酸0.8mg,蛋白 质、单宁含量适当,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无机元素,非常适宜各类微生物生长,可增加 白酒的典型性和成熟感。糯米支链淀粉多,产酒柔和,干净;玉米中含有较多的植酸, 可发酵为环己醇及磷酸,磷酸能促进甘油(丙三醇)的生成,使酒体变得醇甜,大米在 混蒸混烧过程中,可将饭的香气成分带入酒中,使酒质爽净,在制酒过程中将六种粮食 按一定比例搭配在一起,使原料中的氮碳比为1:5左右,不仅使美拉德反应的一系列产 物大大增加,而且不同的原料由不同的分子构成,决定了其代谢产物的不同,这种原料 的复合性形成了微量成分的多样性,增加了芝麻香酒的复合香气。

本发明仍然按照公知的芝麻香型的酿酒工艺生产,只是酿酒原料的不同。主要生产 步骤为:

1.高粱、小麦、大米、糯米均粉碎成4,6,8瓣,成鱼籽状,无整粒混入;玉米粉 碎成颗粒,大小相当于上述4种原料,无大于1/4粒者混入;五种粮食混合后,能 通过20目筛孔的细分不超过20%;小米整粒加入。

2.热水润料使其含水量达到50~60%(wt);

3.蒸料:蒸汽压力0.1~0.2Mpa,温度100~110℃,时间20~30分钟;

4.通风晾楂至30~32℃加专用曲(常规芝麻香型用)40~50%(wt)

5.高温堆积2~3天,温度45~48℃;

6.入池发酵30~35天;

7.蒸馏分段11段接酒;

8.原酒陈酿2年以上;

9.科学勾调,经化验理化卫生指标全部合格后,成成品酒。

本发明原料配方合理,易于推广,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复粮芝麻香型白酒,酒香酒 幽雅细腻、口味圆润丰满、回味悠长,风格典型突出,适应了现代人追求幽雅细腻、圆 润爽净的口味需求。该酒的香味成分特征为:(以53%(v/v)为例)

(1)总酸1.50±0.2mg/L,

(2)总酯3.30±0.2mg/L

(3)3-甲硫基丙醇1.20±0.2mg/L

(4)乙酸乙酯0.90±0.2mg/L

(5)己酸乙酯0.65±0.2g/L

(6)正丙醇0.95±0.2g/L

(7)糠醛0.80±0.2mg/l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未作特别说明,所述百 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

实施例1:

1.配比:高粱50%、小麦5%、麸皮5%、玉米3%、大米15%、糯米15%、小米 7%。

2.高粱、小麦、大米、糯米均粉碎成4,6,8瓣,成鱼籽状,无整粒混入;玉米粉 碎成颗粒,大小相当于上述4种原料,无大于1/4粒者混入;五种粮食混合后,能 通过20目筛孔的细分不超过20%;小米整粒加入。

3.热水润料使其含水量达到50~6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0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