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身娱乐的球类用品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9934.4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2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丽 |
主分类号: | A63B43/00 | 分类号: | A63B43/00;A63B5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新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身 娱乐 球类 用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娱乐的小型球类用品。
目前,在小型球类用品中,主要有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些用品有拍有球,且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球被拍正常击打后,回弹方向比较容易确定和把握,例如某次击打中,击前球是相对拍面垂直方向接近的,则击后球必沿相对拍面垂直的方向弹出。所以,当一人使用以上某些用品时,例如乒乓球,常常显得单调乏味,一会儿就厌倦了;而多人使用则又常常受到场地、辅助器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这些体育用品没能充分发挥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操作中球被拍击打后弹出方向难以被人把握、因而更具有趣味性的小型球类用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置一块具有手柄的拍和一只可以被拍击打的球,通过对球或拍表面结构的设计,使球被拍击打后弹出方向能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具体地说,可以采用两种技术方案:一是将拍面设计成平面,而将球设计成非圆结构:二是将球设计成圆形,而将击球的拍面设计成凹凸不平。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3是一种三根轴长各不相同的椭圆球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4是一种旋转椭圆球沿转轴方向的一个剖视图。
图5是一种类似正四面体结构的、主体表面由四个完全一样、曲率半径相同的部分球面包围而成的无棱无角的实心非圆球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6、图7、图8是三种拍面结构不同的新型乒乓球拍的侧视图。这三种新型球拍的上拍面均为凹凸面,下拍面为平面,拍上每一凸部均呈中心竖轴向对称。而凸部与凹部,在拍面』:沿任意方向都均匀地交替出现,分布在整个拍面上。其中:图6所示的拍,其凹凸的轮廓线接近于一种正弦曲线;图7所示的拍,其凹凸的轮廓线为开口方向上下交替变化的折线;图8所示的拍,其凹凸的轮廓线形如上下交错的齿形,曲折伸展。这些新型乒乓球拍与普通拍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拍面上凹凸性特别的强烈和突出,球不仅能接触凸部,也能接触到凹部,所以对乒乓球而言,这些拍面都显得凹凸不平。
另外,在上述附图中,所给出的球部属于非圆球,虽然外形各异,但有其共同点:表面封闭、密实、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其球面任一处的曲率半径都是有限长的;若把它们放在平行光下投影,不同放法时可以得到不同的投影图案。
综上所述,若将非圆球与平面拍组合,由于球是表面变曲率半径的,所以当球与拍碰击时,其反弹方向不仅与球的入射方向及拍面取向有关,还与拍碰击球面的部位有关,而球的碰击部位是随机的,因而击球者难以把握球的反弹方向。同理,若将圆形球与具有凹凸性的新型拍组合,则由于击球时拍面上击球点的位置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击球后球的反弹方向也是难以把握的。总之,两种方案具有类似的效果。
为了改善拍的接球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拍也可在拍面上再复盖普通拍上使用的摩擦层。
为了使本发明中所述的某些非圆球增加新的使用功能,在不影响球正常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可在其表面布没一些大小不一的小突起。当手或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与该球挤压时,球面上的小突起将对身体的相应部位产生按摩和刺激,起到保健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球击后反弹方向的难以把握性,增强了击球的趣味性和活动量,经常使用能提高人反应的敏捷性和四肢的协调配合能力。另外本发明使用时,参与者可多可少,场地可大可小,辅助设施可有可无;既可室外玩,也可室内玩;既可儿童玩,也可成人玩。所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很实用的健身娱乐用品。
特别指出:根据本发明思想,一般人员无需什么智力活动,即可对拍和球做出许多变化,例如设计一种大而厚实的凹凸性拍用以击打圆形的实心球,或在符合本发明规范的非圆球基础上对球面设计一些凹缺、棱角、平面等,若这样的变化没有新的实质性意义,则仍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丽,未经张秀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9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