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素纤维改性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59314.0 | 申请日: | 200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冯乃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鲁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5/55 | 分类号: | D06M15/55;C08G59/10;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 地址: | 2553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素 纤维 改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物染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纤维素纤维改性剂及其合成,这种改性剂 属于聚环氧氯丙烷胺类化合物。
背景技术
纤维素纤维在水中带负电荷,而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的染料多为阴离子染料,两者相互 排斥,上染率不高,染色废水污染环境。为了提高纤维素纤维对阴离子染料的结合力,人们 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改变染料结构、使用替代盐、对纤维素纤维改性后染色等,它们 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纤维素纤维染色时对环境的污染。例如,用聚环氧氯丙烷的胺化物对 棉织物预处理后用1%、2%(owf)的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染色废水几乎无色。聚环氧氯 丙烷胺化物多为高分子聚合物,分子质量在1380~2100,对纤维素纤维改性时,改性剂很难 进入纤维素纤维内部,仅在表面改性,染色时,形成环染。因此,改性剂的分子质量是影响 改性织物染色均匀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染色时,在水及助剂的作用下,纤维素纤维的非结晶区的空隙增大为2~3nm,染料主 要进入膨化后的非结晶区。为了避免仅在表面改性,改性剂的粒径应小于2nm。研制分子质 量低、含氮量适中的改性剂,在保持改性后纤维素纤维对阴离子染料有较高着色率,同时提 高其匀染性。
《低分子质量、含氮量适中的纤维素纤维改性剂聚环氧氯丙烷胺化物的研制》(郑建 成,余逸南《印染助剂》2005年第12期)公开了一种低分子质量、含氮量适中的纤维素纤 维改性剂聚环氧氯丙烷胺化物的合成,其具体方法为300ml CCl4作溶剂,3.6、7.1、 14.2ml BF3O(C2H5)2作催化剂,92.5g环氧氯丙烷于3.5h内缓慢滴加,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 分液。取上述分液后的聚环氧氯丙烷,按纯二甲胺与聚环氧氯丙烷质量比例分别为1∶1、2∶ 1、3∶1进行胺化。先于95℃滴加二甲胺水溶液1h,继续反应8h。该文献公开的内容作 为现有技术在此引用。
该方法反应复杂,反应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纤维素纤维改性剂的合成方法,本发明 合成的纤维素纤维改性剂为聚环氧氯丙烷胺化物。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即:
一种纤维素纤维改性剂,其特征是,本质上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环氧氯丙烷 50~70份
二乙烯三胺 20~30份
双氰胺 5~15份。
所述纤维素纤维改性剂的制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反应釜中将二乙烯三胺和双氰胺原料按重量比2:1的比例配制成40%浓度的水溶液, 然后在不高于60℃的常压条件下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后在小于60℃下保温反应3-4小 时,即得本发明的纤维素纤维改性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对棉纤维化学改性,改进棉纤维对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并可达到染色排水的清洁 化,符合环保要求;
2)该聚环氧氯丙烷胺化物易溶于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分子量较低,在预处理棉 时易渗透纤维,含氮量适中,留有较多氯甲基反应性基团。在碱性条件下,纤维素离子为亲 核试剂,该聚合物中的氯甲基能与亲核试剂反应,而且,碱性条件下聚合物的末端基团也能 转化为环氧基与纤维素反应,纤维素与改性剂的反应性强。改性后染色时能大幅度降低纤维 素纤维的负ξ电位,用活性染料在无盐中性条件下染色,使染料上染百分率大大提高,染色 残液中色素大大减少。
3)色牢度好,残液中无盐无碱,有利于污水处理。减少污水处理难度,有利于环保。 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1)原料配方:按照下表进行配料
单位: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鲁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鲁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9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距离的关联
- 下一篇:矩栅阵列封装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