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铸造型壳脱蜡蜡液排放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59277.3 | 申请日: | 200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6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敦;赵星;曹旭东;杨波;刘祥银;李昌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勇 |
| 地址: | 2711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铸造 型壳脱蜡蜡液 排放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铸造型壳脱蜡蜡液排放工艺,特别是以高压蒸汽型壳脱蜡法进行脱蜡的蜡液排放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密铸件已广泛应用到航空、兵器部门在内的所有的工业部门,特别是电子、石油、化工、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制药、医疗器械、泵和阀部件。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生产出的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数值低、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特别对于铸件形状复杂的部件,这种铸造的优越性更加显著。在熔模精密铸造中,由于所要生产铸件结构特点的原因,在型壳脱蜡过程中,型腔中模组的一部分蜡不会流出型壳,这样势必造成一部分蜡遗留在型壳里。由于在熔模精密铸造中,蜡是循环重复利用的,在循环利用过程中势必有一部分杂质、粉尘融入到蜡中,这样在型壳焙烧时,遗留的蜡就会燃烧掉。蜡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精密铸造原料,蜡料的燃烧会造成精密铸件成本的大幅升高。更为严重的是蜡燃烧后的残留物以及混入的杂质,会继续留在型壳里,所以在铸件浇注过程中,这部分残留物和杂质就会混入钢水中,在铸件中形成夹杂缺陷,严重影响型壳质量,甚至造成废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使蜡液完全流出精密铸造型壳的脱蜡蜡液排放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精密铸造型壳脱蜡蜡液排放工艺,步骤如下:
(1)蜡件的组树方式确定后,即可确定蜡件在模组上脱蜡时蜡液不易流出的最低点,然后在蜡模设计时,在最低点处预先设计一排蜡道,所述排蜡道一端连接蜡模模具最低点,另一端与蜡模模具的内浇道或主浇道相连接,排蜡道与内浇道或主浇道的接触点在垂直方向上与浇口杯的距离小于最低点与浇口杯的距离;
(2)对蜡模进行逐层沾浆、撒砂、干燥;
(3)脱蜡;
(4)型壳浇注;铸件成型后将排蜡道形成的多余金属切除。
所述精密铸造型壳脱蜡蜡液排放工艺的步骤还可如下:
(1)蜡件的组树方式确定后,即可确定蜡件在模组上脱蜡时蜡液不易流出的最低点,然后在蜡模设计时,在最低点处预先设计一排蜡道,所述排蜡道一端连接蜡模模具最低点,另一端无接触点,而且无接触点的端点在垂直方向上与浇口杯的距离小于最低点与浇口杯的距离;
(2)对蜡模进行逐层沾浆、撤砂、干燥,最后一层干燥完毕后,将预先设计的排蜡道去除一部分,以露出蜡料,而不伤到蜡件为准;
(3)脱蜡;
(4)脱蜡完毕后用耐火材料将排蜡道封好,等封口干燥完全后进行型壳的焙烧浇注,最后在铸件成型后,去除铸件上排蜡道形成的多余的金属。
注意:在用耐火材料进行封口时,不要使耐火材料坠入型腔中,或究入到型腔内部。
所述蜡液不易流出的最低点是指组树方式确定后,蜡件在垂直于浇口杯端面方向上,距离浇口杯端面垂直距离最近的点。
现有技术中蜡液不能流出型壳的原因是蜡件型壳的最低点低于内浇道的最低点,造成蜡液没有流出型壳的通道,本发明在蜡模模具的最低点设计有排蜡道,在脱蜡过程中,蜡液会通过此通道排出型壳,不会造成残留。不但明显降低了蜡料消耗,降低了成本,而且使铸件的夹渣、夹杂缺陷明显降低,提高了铸件质量。本发明具有使用效果好、蜡料消耗少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精密铸造型壳脱蜡蜡液排放工艺,步骤如下:
(1)蜡件的组树方式确定后,就可以确定蜡件在模组上脱蜡时蜡液不易流出的最低点;因此在蜡模设计时,在最低点处预先设计一排蜡道,所述排蜡道一端连接蜡模模具最低点,另一端与蜡模模具的内浇道相连接,排蜡道与内浇道的接触点在垂直方向上与浇口杯的距离小于最低点与浇口杯的距离;
(2)对蜡模进行逐层沾浆、撒砂、干燥;(重复的次数根据工艺而定,此技术为常规技术,不再赘述)
(3)脱蜡;
(4)型壳浇注;铸件成型后将排蜡道形成的多余金属切除。
实施例2:一种精密铸造型壳脱蜡蜡液排放工艺,步骤如下:
(1)蜡件的组树方式确定后,就可以确定蜡件在模组上脱蜡时蜡液不易流出的最低点;因此在蜡模设计时,在最低点处预先设计一排蜡道,所述排蜡道一端连接蜡模模具最低点,另一端无接触点,而且无接触点的端点在垂直方向上与浇口杯的距离小于最低点与浇口杯的距离;
(2)对蜡模进行逐层沾浆、撒砂、干燥,最后一层干燥完毕后,将预先设计的排蜡道去除一部分,以露出蜡料,而不伤到蜡件为准;
(3)脱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9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