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药制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59198.2 | 申请日: | 200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强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新生儿 黄疸 中药 制剂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药。
背景技术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和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出现黄色的症候.黄疸在新生儿期比其它任何年龄都常见.。核黄疸(胆红素脑病)一般只见于新生儿,常导致死亡和严重后遗症。一般来讲,新生儿黄疽主要分为两种: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病理性黄拉则属于异常,一般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细菌感染和新生儿败血症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②新生儿溶血病;③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肿;④母乳性黄疽,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黄疼,2-3周达高峰,在停止哺乳1-3天后胆红素即可下降,如3天无明显下降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⑤其他因素如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出现病理性黄疸传统方法为A、提早喂奶诱导建立正常肠道菌群,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肝循环,不用对肝脏有损害及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B、注意保暖,供给营养.C、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D、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癖、疏肝利胆、温中健脾和中西药结合。现有技术中这些治疗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各自存在着弊端:ABC三种方法保守安全,没有任何副作用,但是,正因为其保守,有可能造成病情的延误;新生儿的内脏器官并没有发育完全对于药物的接受能力非常有限,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通过口服中药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性;至于静脉应用白蛋白,严重者需要换血治疗的方法,更是风险性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个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方面风险高,药物副作用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疗新生儿黄疽的药物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川黄连10-20份,生山桅20-60份,炒麦芽20-60份,连翘壳20-60份,淡竹叶30-90份,西茵陈30-90份,赤茯苓30-90份,生甘草10-30份,细木通10-30份,生积壳10-30份。
使用方法:将以上中草药,可以以份为单位,按重量比用水煎服。功效清胎毒,利黄疽。
最佳实施例:
川黄连15份,生山桅45份,炒麦芽45份,连翘壳45份,淡竹叶60份,西茵陈60份,赤茯苓60份,生甘草24份,细木通24份,生积壳24份。
使用方法:将以上中草药,可以以份为单位,按重量比用水煎服。功效清胎毒,利黄疽。
主治新生儿黄疸。症见婴儿出生10日左右,面目身黄,啼哭不安,腹胀,不思吮乳,或呕吐,小便短少,大便干燥,或澹泻色白,或发热,舌红,口干,指纹青紫症状,疗效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强,未经吴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9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