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肩关节复位带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57743.4 | 申请日: | 2008-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0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广君 |
| 主分类号: | A61F5/04 | 分类号: | A61F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肩关节 复位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保健用品,特别是一种肩关节复位带。
背景技术
肩关节半脱位是指脑卒中病人的瘫痪上肢肩关节脱出关节腔,致使肩部和整个上肢下垂。在偏瘫病人中发生率可高达81%,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上肢的功能锻炼。其原因为偏瘫后肩关节周围肌肉功能低下;肩关节囊本身松弛或因长期牵拉被延长;肩胛骨周围肌肉瘫痪致肩胛骨下旋。临床上一般采用原始的人力“牵引法”医治复位,但需要有助手协助才能完成,且操作人员体力消耗大,并且病人也很痛苦,治疗效果差。还有一种治疗是用三角巾固定颈部和肘关节屈曲部,通过减轻上肢的重力,解除半脱位症状。这种治疗方法的弊端是加重肘关节的屈曲,强化了肘关节的痉挛,影响上肢功能的恢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肩关节复位带,解决了临床上肩关节半脱位治疗病人痛苦、效果差的问题,且对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无不良影响,适合长期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肩关节复位带,由背带、固定带、腋窝垫组成,背带两端连接固定带,固定带的另一端牵拉腋窝垫,背带、固定带均为强弹性材料制成,且背带上有粘贴带,可与患者贴身上衣相连。通过背带与固定带的牵拉,使腋窝垫产生较强的向上的力量,有效减轻上肢的重力,解决半脱位症状。背带固定在患者的贴身上衣上,可防止背带后滑,且背带有强弹性,保证了不同患者的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医护人员操作,方便了患者和护理人员。避免肘关节局部长时间屈曲受压,有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可长期使用。背带定位强,不易移动,且适合不同体形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其背带的主视图
图3是其腋窝垫的剖面图.
图中 1.背带,2.固定带,3.腋窝垫,4.粘贴带,5.腋窝垫外层,6.腋窝垫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肩关节复位带,由背带(1)、固定带(2)、腋窝垫(3)组成,背带(1)两端连接固定带(2),固定带(2)的另一端牵拉腋窝垫(3),背带(1)、固定带(2)均为强弹性材料制成,且背带(1)上有粘贴带(4),可与患者贴身上衣相连。腋窝垫(3)为圆柱形,其包裹的外层(5)为四面弹面料,内层(6)为海绵体。使用时将背带(1)上的粘贴带(4)的一片缝制在患者贴身上衣内部,根据患者体形调节背带(1)的松紧度,并使其上的另一片粘贴带与缝制在患者贴身上衣内部的粘贴带相扣合,就可有效防止背带后滑,并可产生向内侧的力,使肱骨头回纳在关节盂内。腋窝垫(3)质地柔软,有一定的伸缩性,可避免压迫腋下血液循环,在背带(1)、固定带(2)的牵拉下,使腋窝垫(3)产生较强的向上的力量,有效减轻上肢的重力,解决半脱位症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广君,未经王广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77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