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伞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57623.4 | 申请日: | 2008-10-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1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肖兴秀;刘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兴秀 |
| 主分类号: | A45B11/04 | 分类号: | A45B11/04;A45B19/04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陈存海 |
| 地址: | 271508***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于携带的折叠伞,既可用于遮阳也可用于挡雨。
背景技术 现有折叠伞的伞杆一般为轴向可伸缩的结构,使用时可以伸长,伞面同时撑开;不用时可以收缩,伞面同时折叠收起。折叠伞给出行的人携带提供了很大方便,然而现有折叠伞对于骑自行车的人、手里需要携带东西的人使用还有不便之处,特别是当用伞人双手都腾不出来时那就根本无法用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折叠伞,它能有效地解决用伞人双手工作状态难以用伞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折叠伞具有可伸缩的伞杆,可伸缩的伞杆支撑伞面,在伞杆的下端设置固定端头,固定端头上铰接安装内支杆,内支杆另一端铰接外支杆,外支杆另一端再铰接滑套,滑套与伞杆为可相对移动的联接,伞杆上设置供滑套定位的弹性触头,外支杆向下延伸端内侧设置可折叠的环绕带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固定端头的下端面设置软体垫。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端头与滑套之间沿伞杆设置压缩弹簧。
本发明由于在可伸缩的伞杆底端外支杆内侧设置了可撑开、合拢的环绕带体,因而,使用时可将上端的伞面和下端的环绕带体分别撑开,只要将环绕带体像戴帽子一样戴在用伞人头上,不用手即可以起到打伞的作用,而且由于伞始终位于用伞人的头顶上不会偏移,因而也可将伞面制作得比正常伞小而达到同样的效果。无论骑车者还是双手携带东西的人都可以方便地在阳光下、下雨天在伞的遮护下骑车或行走。本发明不使用时,还可将伞面与环绕带分别合拢在伞杆上,又保持了携带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撑开状态的结构原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折叠伞撑开状态的结构,可伸缩的伞杆2支撑伞面1,在伞杆2的下端设置固定端头6,固定端头6上铰接安装内支杆9,内支杆9另一端铰接外支杆5,外支杆5另一端再铰接滑套4,滑套4与伞杆2为可相对移动的联接,伞杆2上设置供滑套4定位的弹性触头3,外支杆5向下延伸端内侧设置可折叠的环绕带体7,固定端头6的下端面优先设置软体垫8,软体垫8可以由毛毡、棉布或海绵制作,固定端头6与滑套4之间沿伞杆2优先设置压缩弹簧10,内支杆9与外支杆5铰接的结构沿伞杆2圆周均布并且两端分别逐点与固定端头6和滑套4铰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取本发明的折叠伞,先将伞面1撑开并在伞杆2上定位,再向下移动滑套4,带动外支杆5下移,同时内支杆9绕固定端头6转动,向外将外支杆5撑开,环绕带体7随之撑开形成帽筒,用伞人将帽筒戴在头上,软体垫8紧贴头顶,为让伞体牢靠固定在用伞人头上,也可在环绕带体7下边沿设置绑带,将绑带用丝扣搭接在用伞人下巴上。滑套4下移后靠伞杆2上的弹性触头3定位;按下弹性触头3可将滑套4复位,压缩弹簧10可促使滑套4快速复位,滑套4复位又带动外支杆5复位,外支杆5复位再带动环绕带体7复位;当伞面1和环绕带体7撑起时,还可将伞杆2压缩以降低伞面1的高度,从而减少风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兴秀,未经肖兴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76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