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卫生火锅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7216.3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6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民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卫生 火锅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卫生火锅,属于餐具结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火锅是一种大多数人们比较喜爱的饮食,而且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亲朋好友聚会就餐,火锅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围绕火锅而坐,具有一种团结热闹的气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用餐方面的要求无论是在口味方面还是卫生方面都越来越高,传统的火锅为一个整体结构,大家都同时使用一个锅来涮煮食品,既不卫生,各种食品又极易串味,而且传统的火锅功能单一,只能煮涮,无法达到煎炸烧烤的要求,传统的火锅已经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功能全面、卫生可靠的多功能卫生火锅。
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卫生火锅,特殊之处在于包括设在灶头8外部的火锅体5,火锅体5的最下部为灶头8,灶头8的上部为燃烧室7,燃烧室7正上方火锅体5的中央为一段火筒3,火锅体5的火筒3外周设有环绕的涮煮子火锅6,火筒3的外周设有用于盛放加热水的夹层空间4;
火筒3的上部设有可随时向内加水的带开关的注水孔11,下部四周的子火锅6与夹层空间4之间均设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12,通过注水孔11向夹层空间4内注水预热,需要时向子火锅6注入热水,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火锅体5的最下部设有用于转轮9通过的滑道10,或者在火锅体5的最下部设置磁极相反的滑道磁条,使用过程中可随需要进行转动锅体;
火锅体5的火筒3上端设烧烤网格2,火筒3顶部设排烟孔15;
烧烤网格2的上部为烧烤盘或煎锅1;
为了便于在每个子火锅上涮煮,子火锅6上均设有带有漏筐柄14的漏筐13;
所述子火锅6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4-10个;
所述灶头8所用热源可选用木炭、电炉丝、电磁炉、煤气或液化气中的一种。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卫生火锅,符合现在人们对食用卫生的要求,实现了分锅涮煮的理念,锅底设的转轮,令食用取物更加方便,上部的烧烤盘和煎锅使食物的加工方法多样化,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功能全面,卫生可靠。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卫生火锅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煎锅或烧烤盘,2、烧烤网格,3、火筒,4、夹层空间,5、火锅体,6、子火锅,7、燃烧室,8、灶头,9、转轮,10、滑道,11、注水孔,12、进水口,13、漏筐,14、漏筐柄,15、排烟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卫生火锅参考图1、2,
包括设在灶头8外部的火锅体5,火锅体5的下部为灶头8,灶头8的上部为燃烧室7,燃烧室7正上方火锅体5的中央为一段火筒3,火锅体5的火筒3上端设烧烤网格2,便于烧烤,烧烤网格2的上部为烧烤盘或煎锅1,火筒3顶部设排烟孔15;火锅体5的火筒3外周设有4-10个环绕的涮煮子火锅6,子火锅6上均设有带有漏筐柄14的漏筐13,火筒3的外周设有用于盛放加热水的夹层空间4;火筒3的上部设有可随时向内加水的带开关的注水孔11,下部四周的子火锅6与夹层空间4之间均设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12,通过注水孔11向夹层空间4内注水预热,需要时向子火锅6注入热水;火锅体5的最下部设有用于转轮9通过的滑道10,或者在火锅体5的最下部设置磁极相反的滑道磁条,使用过程中可随需要进行转动锅体,灶头8所用热源选用木炭、电炉丝、电磁炉、煤气或液化气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卫生火锅,除具有传统火锅涮煮的功能,还具有煎炸烧烤的功能,另外,它在燃烧室的上方烟筒部设计了多夹层有可视加热的功能,可通过开关向火锅内补充注水。分格火锅实现了分开的理念,每个人在属于自己的小火锅内涮吃比较卫生,网筐令涮锅取舍更加方便。转动装置的设计则是满足多风味的要求,即每一个分格火锅内一种风味,汤料各以一种为主,如海鲜格、牛羊肉格、蔬菜格等,最大限度的适应不同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民,未经李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7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装置
- 下一篇:小区切换过程中数据发送方法、传输系统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