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邻苯基苯酚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57117.5 | 申请日: | 200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3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祝九庚;谭云龙;王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茂源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3/70 | 分类号: | B01J23/70;C07C39/15;C07C37/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4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苯基 苯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邻苯基苯酚的方法,采用环己烯基环己酮为源料,以金属镍为主要活性元素,以氧化铬,氧化铜为助催化剂,以氧化铝为主要担体的脱氢催化剂。催化剂还原后,采用二氧化碳钝化催化剂活性,提高脱氢选择性。环己烯基环己酮于300-350℃气相脱氢制备邻苯基苯酚。
背景技术
邻苯基苯酚是用途十分广泛的有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水果、蔬菜防腐保鲜、印染助剂和表面活性剂,合成新型塑料、树脂和高分子材料的稳定剂和阻燃剂等领域,市场需求量很大。本品的制备方法国内多以铂、钯为脱氢催化剂,由环己烯基环己酮在高温下气相脱氢得本品,其催化剂成本较高。
本发明是以环己烯基环己酮为源料,以金属镍为主要活性元素,以氧化铬,氧化铜为助催化剂,以氧化铝为主要担体的脱氢催化剂。催化剂还原后,采用二氧化碳钝化催化剂活性,提高脱氢选择性。环己烯基环己酮于300-350℃气相脱氢制备邻苯基苯酚。用该法制得的邻苯基苯酚选择性≥90%,转化率≥80%,纯度≥99%,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制作工艺简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邻苯基苯酚的方法,即采用环己烯基环己酮为源料,以金属镍为主要活性元素,以氧化铬,氧化铜为助催化剂,以氧化铝为主要担体的脱氢催化剂。催化剂还原后,采用二氧化碳钝化催化剂活性,提高脱氢选择性。环己烯基环己酮于300-350℃气相脱氢制备邻苯基苯酚。
具体为:
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铝胶的制备→混合液的制备→中和共沉淀→水洗压滤→干燥粉碎→碾压造粒→焙烧混合→压片成型。制成外观为黑色园柱状颗粒,直径为5mm,高度为4~6mm,堆密度为1.00~1.35kg/l,孔容为0.16~0.26ml/g,比表面积为60~80m2/g,径向抗压碎强度≥118N/cm。催化剂中镍、铬、铝、铜的比例为:40~60比6~15比2~8比0.05~1.0。
将按上述方法制备的镍系催化剂,用氮气置换10分钟后,通入氢气,于100至390℃还原10小时,再通入二氧化碳,钝化2小时。于300-350℃下,将环己烯基环己酮气化后,通入催化层,环己烯基环己酮在催化剂作用,脱氢生成邻苯基苯酚。脱氢择性≥90%,转化率80~85%。生成物经精馏分离,得纯度≥99%的邻苯基苯酚,未转化为产物的环己烯基环己酮回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催化剂的制备:
用上述通用中和共沉法制备镍、铬、铝、铜脱氢催化剂,催化剂中镍、铬、铝、铜的比例为:40比10比8比0.05。
称取150g上述催化剂,装入直径为38毫米,长度为1200毫米,外部带有加热装置的不锈钢填料柱中。通入氮气置换10分钟后,通入氢气(流量为:200~250毫升/分),2小时内升温至300~350℃,在此条件下还原8小时。还原结束后,通入二氧化碳(流量为:250~300毫升/分)2小时,钝化催化剂的脱氢活性,以提高脱氢的选择性。钝化结束后,维持催化层温度在300-320℃,通入环己烯基环己酮气体,加入量控制在0.5毫升/分。产物经精馏分离,纯度达99.2%,脱氢择性93%,转化率81%。
实施例2
催化剂的制备:
用上述通用中和共沉法制备镍、铬、铝、铜脱氢催化剂,催化剂中镍、铬、铝、铜的比例为:50比8比5比0.08。
称取150g上述催化剂,装入直径为38毫米,长度为1200毫米,外部带有加热装置的不锈钢填料柱中。通入氮气置换10分钟后,通入氢气(流量为:200~250毫升/分),2小时内升温至300~380℃,在此条件下还原8小时。还原结束后,通入二氧化碳(流量为:250~300毫升/分)2小时,钝化催化剂的脱氢活性,以提高脱氢的选择性。钝化结束后,维持催化层温度在330-350℃,通入环己烯基环己酮气体,加入量控制在0.5毫升/分。产物经精馏分离,纯度达99.3%,脱氢择性92%,转化率86%。
实施例3
催化剂的制备:
用上述通用中和共沉法制备镍、铬、铝、铜脱氢催化剂,催化剂中镍、铬、铝、铜的比例为:60比5比6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茂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茂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7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硅研磨方法
- 下一篇:空气过滤系统及其化学滤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