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制剂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7025.7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5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倪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海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K9/16;A61P3/10;A61P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江苏省海安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制剂 配方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纯中药制剂,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高免疫力的新型纯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糖尿病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目前,全球已有糖尿病患者2亿多,每年死于并发症的人数已经超过了320万人(2003年WHO资料统计)。中医对糖尿病并发症主要进行辩证施治的的治疗,这些年来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报道不少,但是对治疗并发症的报导则相对较少。目前,国内民也有用纯中药处方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但是仅仅是用土单验方对患者进行辩病治疗,仍然是处在初始认识之中。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并发症多半采用的是口服降糖药并配合抗菌液体的治疗方法,目的在于控制血糖,控制并发症的恶化,而更有效的办法不多,一旦血糖控制失效,多半采用截至,而截肢不仅费用高昂,而且手术后多数患者长期不能愈合或者就根本不能愈合,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以至眼睁睁的看着患者终生残疾或者死亡。目前生物制剂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与应用,引起了业内学者的、研究人员和社会有关人士的广泛关注,随着纯中药的和生物药品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现代西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所导致的治标不治本,以及由此带来的副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如单纯的服用二甲双胍,一段时间内的降糖效果还比较明显,但长期服用不仅血糖降不下来,并发症也随之发生或病症加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制剂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它能够有效的改进目前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缺点。
为了改进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是由当归666-668份、知母666-668份、忍冬藤332-334份、地黄332-334份、金银花332-334份、水红花子166-168份、甘草166-168份、玄参166-168份、黄连499-501份组成,具体制作方法为:取当归666-668份的1/3的细粉备用,取当归666-668份2/3的量与知母666-668份、忍冬藤332-334份、地黄332-334份、金银花332-334份、玄参166-168份、水红花子166-168份、甘草166-168份、黄连499-501份等9味药,加8倍于药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4温度为50-70摄氏度的稠膏,再加入乙醇使之含醇量达70%,放置24小时,过滤,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温度为50-70摄氏度的稠膏,真空干燥膏体温度应控制在70摄氏度以下,最后将干膏粉碎成细粉加入当归666-668份1/3的量,加糊精至1000g,加硬脂酸镁3g,混合干压制成18-60目颗粒即可。本发明具有造价低廉,能够有效的治疗糖尿病人的各种并发症,并能提高糖尿病人的免疫力,延长糖尿病人的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由当归666-668份、知母666-668份、忍冬藤332-334份、地黄332-334份、金银花332-334份、水红花子166-168份、甘草166-168份、玄参166-168份、黄连499-501份组成,具体制作方法为:取当归666-668份的1/3的细粉备用,取当归666-668份2/3的量与知母666-668份、忍冬藤332-334份、地黄332-334份、金银花332-334份、玄参166-168份、水红花子166-168份、甘草166-168份、黄连499-501份等9味药,加8倍于药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4温度为50-70摄氏度的稠膏,再加入乙醇使之含醇量达70%,放置24小时,过滤,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温度为50-70摄氏度的稠膏,真空干燥膏体温度应控制在70摄氏度以下,最后将干膏粉碎成细粉加入当归666-668份1/3的量,加糊精至1000g,加硬脂酸镁3g,混合干压制成18-60目颗粒即可。本发明具有造价低,能够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特别对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有着很好的疗效。按药剂学方法,可以将本发明的纯中药制剂制备成多种临床药物剂型,包括口服制剂或非肠道给药的剂型,所述的口服制剂可为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口服液体剂等等中的任何一种;所述的非肠道给药剂型可为自于注射剂、气雾剂、栓剂或皮下给药剂型等等当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海军,未经倪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7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