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色连续染纱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6672.6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新 |
主分类号: | D06B3/04 | 分类号: | D06B3/04;D06B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61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色 连续 工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染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色连续染纱工艺。
背景技术
色织布染纱传统工艺一直采用浸染法生产,由手工染纱、绞纱染色到现在的筒子染色、经轴染色发展而来。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采用筒子染色和经轴染色两种方法。由于这些方法都为间歇式浸染,因此污染重,染一吨纱至少需120T水;能耗高,每吨纱用电2000度左右,蒸汽8吨左右;设备投资大,全不锈钢压力容器1吨缸国产设备50万元左右,香港立信公司100万元以上,德国投资设备价格更高;只有实力较强的公司才能上筒子、经轴染色设备。
由于间歇式的浸染方法存在上述不足,现在逐渐在用一种连续染色工艺方法。该连续染色工艺中对片纱冷轧染时,片纱首先要进入染槽,再经过轧车上的轧辊对片纱轧染,轧染后染色牢度较浸染好。但是对于同时输送过来的片纱分成几批染不同颜色的情况,无法使用同一个染槽来完成;且染槽内加的燃料和助剂混合时间不能超过8分钟,超过8分钟,会发生水解反应,这样染过的片纱经常会出现头尾色差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同时对片纱染不同颜色的连续染纱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色连续染纱工艺,可同时对分批片纱染不同颜色,染色效果好,效率高,且投资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色连续染纱工艺,其特征是具有如下工艺步骤:板经过程:在相同张力下将组成的片纱通过高速经车卷绕到经轴上;纱线浸轧过程:通过纱线浸轧机将输送过来的片纱均匀煮练,确保毛细管效应达到10cm/30min以上,再经烘干装置烘干和冷却;冷轧冷染过程:冷却后的片纱被分为几批经几个均匀轧车分别轧入不同的染液,冷轧之后,再通过冷染装置让片纱反应固色;皂洗烘干过程:冷染后的色纱通过皂洗烘干机的皂洗后,在烘干装置中进一步烘干处理。
在所述的冷轧冷染过程中,冷轧之后的色纱分别被收卷到收纱装置的相应盘头上,然后再输送到冷染装置中进行反应固色,不同颜色的片纱分别收卷到不同的盘头上,便于后道的织造。
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纱线的线速度均为50~60m/min,确保生产中纱线不乱不断,每根纱线分纱清楚,以保证后道做筒与上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多色连续染纱工艺,可同时对分批片纱染不同颜色,染色效果好,效率高,且损耗低,投资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板经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纱线浸轧过程和冷轧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冷染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皂洗烘干过程示意图。
图中:1.高速经车,2.纱线浸轧机,3.烘干装置,4.均匀轧车,5.冷染装置,6.皂洗烘干机,7.收纱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多色连续染纱工艺,其特征是具有如下工艺步骤:板经过程:在相同张力下将组成的片纱通过高速经车1卷绕到经轴上;纱线浸轧过程:通过纱线浸轧机2将输送过来的片纱均匀煮练,确保毛细管效应达到10cm/30min以上,再经烘干装置3烘干和冷却;冷轧冷染过程:冷却后的片纱被分为几批经几个均匀轧车4分别轧入不同的染液,冷轧之后,再通过冷染装置5让片纱反应固色;皂洗烘干过程:冷染后的色纱通过皂洗烘干机6的皂洗后,在烘干装置中进一步烘干处理。
如图2所示,在所述的冷轧冷染过程中,冷轧之后的色纱分别被收卷到收纱装置7的相应盘头上,然后再输送到冷染装置5中进行反应固色,不同颜色的片纱分别收卷到不同的盘头上,便于后道的织造。
在用均匀轧车4轧染之前,需要用烘干装置3对片纱烘干、冷却,冷却之后的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染料和助剂反应较慢,即使超过8分钟,一般也不会水解,便于后道的轧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新,未经杨文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6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