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嵌入式机柜空调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6623.2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8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6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机柜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嵌入式机柜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全嵌入式空调多为一体式全嵌结构,其一般设有盖设在嵌入式空调机芯内壳开口处的面板风罩,在安装时需要在机柜的安装面上开设机芯内壳开口大小的孔,有可能使得柜体因开孔过大而导致的柜体变形,影响柜体的外观整洁美观;空调机芯开口处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较多,不便于防雨、防尘,且由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多,容易引发诸多故障,降低制冷效率,增加电能消耗;同时面板风罩一般从柜体外侧与机柜安装面连接固定,因此也比较容易从外侧卸下,防盗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嵌入式机柜空调器,其全部嵌装在柜体内,空调机芯内壳开口两侧固定有可以与机柜安装面固定的连接件,机芯内壳开口处不另设面板风罩,仅在与机芯内壳开口的室外进、出风区位置对应的柜体安装面上开设较小的孔,不影响柜体的外观整洁,并有效防止柜体因开孔过大而导致的柜体变形,增强了空调装置的防水、防尘及防盗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嵌入式机柜空调器,包括机芯内壳和固定在机芯内壳内的机芯,所述机芯内壳设有与机柜安装面贴合的开口,所述机芯内壳于开口周壁设有若干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机柜安装面固定的机柜固定部。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嵌入式机柜空调器,包括机芯内壳和固定在机芯内壳内的机芯,所述机芯内壳设有与机柜安装面贴合的开口,所述机芯内壳于开口周壁设有若干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机柜安装面固定的机柜固定部。
所述连接件为具有直角弯折的片体,其直角一面与机芯内壳侧壁贴合固定,另一面为与机柜安装面内壁贴合固定的机柜固定部。
所述开口下部具有室外进风区,开口上部具有室外出风区。
本发明优点是:
1.本发明在机芯内壳开口处不另设面板风罩,仅在与机芯内壳开口的室外进、出风区位置对应的柜体安装面上开设较小的孔,不影响柜体的外观整洁,并有效防止柜体因开孔过大而导致的柜体变形。
2.本发明空调机芯开口处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较少,防雨、防尘效果好,同时减少了且由于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引发的诸多故障,提高了制冷效率,减少了电能消耗。
3.本发明坚固的一体化设计,使全部部件都处于机房内,必须打开柜门才能开启空调,防止被盗而引起故障。
4.本发明采用具备安装功能的连接件,使该机柜空调器与机柜的安装操作一步到位、简便合理。
5.本发明使用的部件都可以从正面拆卸,无需在两侧预留维修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第一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第二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其中:1机芯内壳;2机芯;3开口;4连接件;5机柜固定部;6室外进风区;7室外出风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全嵌入式机柜空调器,包括机芯内壳1和固定在机芯内壳1内的机芯2,所述机芯内壳1设有与机柜安装面贴合的开口3,所述机芯内壳1于开口3周壁设有若干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设有与机柜安装面固定的机柜固定部5。
所述连接件4为具有直角弯折的片体,其直角一面与机芯内壳1侧壁贴合固定,另一面为与机柜安装面内壁贴合固定的机柜固定部5。
所述开口3下部具有室外进风区6,开口3上部具有室外出风区7(如图1和图2中虚线框所示位置)。
组装时,本发明开口3朝向机柜安装面内壁置于柜体内,将机柜固定部5与机柜安装面固定,使得开口3被机柜安装面紧密盖合,机柜安装面上与室外进、出风区6、7对应位置处设置通风孔或通风口以供空气进出。
本发明全部嵌装在柜体内,空调机芯内壳开口两侧固定有可以与机柜安装面固定的连接件,机芯内壳开口处不另设面板风罩,仅在与机芯内壳开口的室外进、出风区位置对应的柜体安装面上开设较小的孔,不影响柜体的外观整洁,并有效防止柜体因开孔过大而导致的柜体变形,增强了空调装置的防水、防尘及防盗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6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铟和镉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舱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