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灼热丝点燃温度的阻燃增强PBT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55087.4 | 申请日: | 2008-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卞仲高;卞呈祥;薛惠振;夏青峰;卞瑞忠;陆锋;薛彬;何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济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K13/04;C08K3/32;C08K7/14;B29B9/00;B29C47/10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 地址: | 21442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灼热 点燃 温度 阻燃 增强 pbt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增强PBT的制备方法。主要用于电子电器等领域。属工程塑料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工程塑料年消费量已达到1000万吨,我国的年增加量约20%左右,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改性塑料正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材料发展的重点,特别是PBT改性工程塑料。它在强度、耐热性、尺寸稳定性、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电性能等表现出优越性能。广泛运用于电子、电器、汽车、节能灯和家用电器等领域。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今后塑料在家用电器上的环保要求制定了ROHS(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法规,同时要求材料必须通过灼热丝试验(按照IEC60695-2-13标准)750℃2秒熄灭,以提高材料的自身燃烧安全性能,普通的有卤阻燃增强PBT在此试验中只能达到740℃,在应用上不能满足其要求。
(三)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同样灼热丝标准下能750℃灼热丝试验的高灼热丝点燃温度的阻燃增强PBT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灼热丝点燃温度的阻燃增强PB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生产工艺过程如下:PBT树脂经干燥后由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段筒体进入,磷氮阻燃剂与复合助剂通过高速混合机由双螺杆挤出机的第四段筒体进入,同时短玻璃纤维也由双螺杆挤出机的第四段筒体进入,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的共混后挤出造粒而成,
所述磷氮阻燃剂为磷酸盐与氮系阻燃剂按1:1重量比复配制成,其添加量为PBT树脂总重量的20%,
所述复合助剂为抗氧剂和润滑剂按1:2重量比复配制成,其添加量为PBT树脂总重量的2%,复合助剂的作用是保持磷氮阻燃剂不发生热氧变化,
所述短玻璃纤维添加量为PBT树脂总重量的20%,
所述PBT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
本发明材料注塑后的不同厚度的制品在经灼热丝试验800℃温度下(按照IEC60695-2-13标准),材料中的阻燃剂同时释放出水汽(降低表面自由性即活化能)、氨气(驱赶氧气,阻止燃烧产生的条件)并在高温下形成结炭,从而对体系产生有效的屏蔽,从而起到阻燃作用,确保材料在达到起火点及燃烧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不起火。同时材料可以达到2.0mm厚度UL94V-0,材料燃烧后不会产生有毒致癌的多溴代二苯并二噁烷(PBDE)和多溴代二苯并呋喃(PBDF),符合环保要求。
由于使用的阻燃剂自身的热稳定性比较好,同时添加了一些抗热氧助剂,防止在加工过程及后加工过程中变色,所以适合加工白色产品并保证材料的性能。
本发明通过对阻燃体系改进及添加抗热氧化助剂,提高阻燃剂与PBT树脂的结合性性,最终提高了产品的机械强度,同时满足GWIT温度达到800℃的要求,高于普通阻燃增强PBT在同等条件下GWIT温度。本产品采用的是氮系阻燃剂,符合ROHS法规。
本发明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灼热丝点燃温度的阻燃增强PBT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高灼热丝点燃温度的阻燃增强PBT的制备方法的生产工艺过程如下:PBT树脂经干燥后由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段筒体进入,磷氮阻燃剂与复合助剂通过高速混合机由双螺杆挤出机的第四段筒体进入,同时短玻璃纤维也由双螺杆挤出机的第四段筒体进入,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的共混后挤出造粒而成,
所述磷氮阻燃剂为磷酸盐与氮系阻燃剂按1:1重量比复配制成,其添加量为PBT树脂总重量的20%,
所述复合助剂为抗氧剂和润滑剂按1:2重量比复配制成,其添加量为PBT树脂总重量的2%,
所述短玻璃纤维添加量为PBT树脂总重量的20%,
所述PBT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
本发明的主要控制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济化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济化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5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插座插头
- 下一篇:组合型条形码及其应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