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顶板组合悬臂支撑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55066.2 | 申请日: | 200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宏;李健;何效林;李进超;陈玲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29/02;E02D5/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顶 组合 悬臂 支撑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顶板组合悬臂支撑技术,适用于深基坑工程围护桩或墙的抗弯曲,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建筑群密集的城市,有的地下层土方开挖工程因已有建筑物的存在,不可能采取放坡(或设锚杆)挖掘土方,一般采用内围设置水平支撑围护墙施工工艺。如果地下室面积大,又必须采用水平支撑和竖向钢柱组合,则大大增加了投资。整个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因而人们希望有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技术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顶板组合悬臂支撑技术,以解决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砼围墙或桩的顶部,沿地下层外侧设置悬臂配重,以平衡围护墙或桩的倾覆力矩,它是由压顶板、悬臂、附加载荷等构成。
悬臂支撑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板,压顶板配以适当载荷。
本发明利用弯矩和反弯矩平衡原理,提高悬壁(围护桩)的抗弯能力,增加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具有原理可靠、构造巧妙、工艺简捷、方便操作、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压顶板、2附加载荷、3悬臂、4主动土层、5被动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将附图所示的技术运用于地下深基坑土方开挖工程,根据岩土勘察报告计算主、被动土层5压力,计算悬臂(围护桩)3平衡荷载系数,根据主、被动土层5压力和悬臂(围护桩)3平衡荷载计算要求,确定悬臂(围护桩)3和压顶板1的规格。对悬臂(围护桩)3进行嵌固施工,其嵌固深度必须≥设计要求,确保悬臂(围护桩)3不产生水平位移。根据计算要求设计压顶板1浇筑规格。压顶板1混凝土振捣密实,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土方开挖。具体施工方法为悬臂3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板1,且将压顶板1与悬臂3接触处的钢连接在混凝土中。附加载荷2的大小,由主动土层4的对悬臂3的侧压力和被动土层5的悬臂3底部的侧压力及悬臂3的高度、压顶板1的面积来定。
本发明中,利用弯矩和反弯矩平衡原理。在深基坑挖掘时,在悬臂(围护桩)支撑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板,使悬臂(围护桩)与压顶板共同工作,提高悬壁桩的抗弯能力,增加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建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5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