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杆钻具液压拆装机的移动钳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54046.3 | 申请日: | 200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8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佩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正平机械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P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25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液压 拆装机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拆装设备,尤其是涉及拆装各类石油开采和地质勘探用的螺杆钻具在装配及拆卸工作中所采用的液压拆装机的移动钳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地质用螺纹连接管柱工件的上卸扣扭矩大于一定值后,人工无法进行拆装工作,因此急需一种设备来完成该工作。要求的液压拆装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上卸扣扭矩大,适用管体的直径范围广、上卸扣时不打滑、不咬伤工件表面、具有快速旋扣和尾部推拉等特点与功能,才能完全满足该类需求。
现有的液压拆装机由8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床身、快旋机构、冲扣机构、固定钳装置、移动钳装置、辅助支撑、拉拔装置。其中,冲扣机构和固定钳装置成为一个整体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床身上,移动钳装置安装在冲扣机构和固定钳装置右侧,快旋机构固定在冲扣机构和固定钳装置左侧;快旋机构和移动钳装置的左右侧分别设置辅助支撑,拉拔装置7装置装在床身的右侧。由移动钳装置和冲扣机构同时作用并配合移动钳装置实现对工件的上扣、卸扣,由快旋机构配合移动钳装置实现对工件的快速旋扣,由拉拔装置配合固定钳装置实现转子的轴向拉拔功能。
其中,移动钳装置对钻具的夹紧和固定采用六个液压油缸的移动实现。六只相同规格的油缸均布在钻具外壳的外围,在油缸的作用下,同步均匀的将外壳夹紧,现有技术采用移动钳直接在床身上行走,存在机械干涉。移动钳装置的行走通过液压马达+齿轮齿条来实现,马达启动(停止)时对齿轮与齿条形成冲击,运行不平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液压拆装机的移动钳装置,移动钳装置在床身导轨上浮动行走,驱动马达具有缓冲装置,使移动钳装置达到运行平稳。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提出一种螺杆钻具液压拆装机的移动钳装置,包括架体(1)、六个夹紧油缸(2)和行走机构,其特点是还包括一浮动行走滚轮装置(5),该浮动行走滚轮装置(5)的四只浮动滚轮坐落在床身导轨上,承载移动钳装置的总重量,使所述移动钳装置悬浮在床身导轨上;
一移动钳驱动装置,使该移动钳装置在床身导轨上行走。
所述移动钳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马达(3)和齿轮齿条(4),驱动马达(3)驱动齿轮齿条(4),移动所述移动钳装置。
所述浮动行走滚轮装置(5)包括滚轮(8)、支架(6)、架体(12)、弹簧顶杆(9)、垫片弹簧(10)和调整螺母(11),其中,所述浮动滚轮(8)的轴铰接在所述支架(6)上,所述支架(6)与所述架体(12)采用铰接方式,所述浮动滚轮(8)同时铰接在所述弹簧顶杆(9)上,通过调整螺母(11)使所述弹簧顶杆(9)与所述架体(12)保持接触,所述垫片弹簧(10)使所述浮动行走滚轮装置始终处于弹性状态。
所述移动钳驱动装置设置马达缓冲装置,该马达缓冲装置包括马达支撑板(14)、弹性隔套(15)和固定板(16),弹性隔套(15)安装在马达支撑板(14)的固定孔内,马达支撑板(14)固定到固定板(16)上,弹性隔套(15)起到弹性体的缓冲作用。
本发明的液压拆装机的优点是移动钳装置避免了机械干涉,设备运行平稳,提高了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动钳装置示意图;
图2是移动钳浮动行走滚轮装置示意图;
图3移动钳马达缓冲装置。
其中
1移动钳装置架体 9顶杆
2夹紧油缸 10调整螺母
3驱动马达 11垫片弹簧
4齿轮齿条 12架体
5浮动行走滚轮装置 13马达支撑板
6支架 14马达支撑板弹性隔套
7导辊 15弹性隔套固定板
8滚轮 16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动钳装置示意图;在架体1的六个方向对称安装六个夹紧油缸2,六只相同规格的油缸均布在钻具外壳的外围,在油缸的作用下,同步均匀的将钻具外壳夹紧。
移动钳装置在床身导轨上浮动行走。利用浮动行走滚轮装置5使移动钳装置整体成“浮动”状态,避免了行走时同钻具壳体同轴度变化引起的机械干涉。该移动钳装置的行走通过液压驱动马达3驱动齿轮齿条4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正平机械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正平机械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4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