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格列齐特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52453.0 申请日: 2008-10-24
公开(公告)号: CN101721392A 公开(公告)日: 2010-06-09
发明(设计)人: 梅开忠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市铭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56 分类号: A61K9/56;A61K31/403;A61J3/07
代理公司: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代理人: 赵庆
地址: 300384 天***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格列齐特缓释 胶囊 制备 方法 及其 专用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丸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领域,特别是格列齐特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肠溶及延迟释放的药物包衣剂型以片剂及微丸胶囊为主。就包衣而言,片剂完成缓、控释包衣比较简单;但由于片剂产品外形有着明显的边缘的特点,使其很难达到片芯外的包衣层均匀一致的要求,从而使其在胃、肠道转移时难以有效控制释放速度,有时会出现速释现象。因此,近年来国外调节药物释放的微丸包衣日益受到青睐。 

微丸的包衣既可在包衣锅、高效包衣锅中进行,也可利用空气悬浮流化床包衣法在流化床中进行,还可在包衣液中蘸、浸进行包衣。根据使用的设备不同,现有的微丸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包衣锅制备微丸的工艺方法;另一类是采用流化床制备微丸的工艺方法。 

1956年Blythe首次在美国专利上公布了用包衣锅制备微丸的技术,1979年McAinsh和Rowe在美国取得了用侧面开孔包衣锅进行微丸包衣的专利。普通包衣锅用于制备微丸的原因除了价格比新型制丸设备便宜外,对药物层积制丸和微丸包衣有较强的实用性。一般制备工艺通常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操作过程进行:加人干燥药粉至空白丸种上(如小糖珠)制丸(层积过程);用干燥药物颗粒或结晶作为起始丸种制备微丸(层积过程);加人含药溶液或混悬液至空白丸种上制丸(层积过程);在普通微丸表面包上一层控释层(微丸包衣)。普通包衣锅制备微丸的最大缺陷是,由于缺乏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干燥效率低、批间差异大,成品质量稳定性难以控制,并且由此而造成收率低的后果。目前成熟的生产工艺要么还没有形成,要么还处于保密阶段,所以该领域一直以来能够真正用普通包衣锅制备出微丸的企业廖廖无几。对于绝大多数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采用廉价的普通包衣锅制备出高品质的微丸仍然由于没有完美的工艺示范而难于实现。 

由于流化床的高昂造价,使得国内众多中小制药企业根本无力购买流化床制备微丸,所以用造价低廉的包衣锅制备质量稳定的高品质微丸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格列齐特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以解决目前普通包衣锅制备微丸存在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不够完善,成品质量稳定性难以控制的问题,从而达到用造价低廉的包衣锅制备质量稳定的高品质微丸胶囊的目的。 

格列齐特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含药小丸制备:将HPMC溶于30%乙醇的水溶液中,制成4~6%的溶液,再将处方量2/3的格列奇特分散于其中,混合成含药的混悬液待用;使用包衣锅均匀喷涂于空白丸芯上,具体方法是: 

将空白丸芯(20~25目)25kg投入最大直径1.0米的荸荠型包衣锅内,调整包衣锅与水平面夹角为60°,启动主机,调整包衣锅转速至20~30转/分(25转/分最佳);启动进、排风系统,设定进风温度为60~70℃;预热使片床温度达到20~30℃;开始将上述含药溶液间歇(喷5分钟,停2分钟)喷涂于片床表面(雾化压力0.45Mpa,喷速平均50~60g/min),期间通过调整进风温度保证片床表面温度在25~35℃,至药液全部喷涂于片床表面;将上述小丸放入鼓风干燥箱中,40℃干燥4小时,过16~30目筛, 得含药小丸; 

2)缓释层包衣:将以下物质按如下重量比例配制成混悬包衣液:将重量占含药小丸重量的3~10%的丙烯酸树脂、重量占含药小丸重量的0.5~1%的柠檬酸三乙酯、重量占含药小丸重量的10%的滑石粉溶解或分散于60升95%乙醇水溶液中,配制成混悬包衣液;使用上述包衣液在制备好的含药微丸上进行包衣,包衣工艺条件:将载药小丸放入锅中,锅速20~30rpm,进风温度60~70℃,片床温度30~35℃,包衣喷雾速度平均喷速50~60g/min,雾化压力0.45Mpa,间歇式喷雾(连续喷雾5分钟,停喷3分钟),至包衣材料全部包覆在微丸表面;将完成缓释层包衣的小丸放入鼓风干燥箱中,40℃干燥2小时,过16—30目筛,得缓释小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铭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铭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2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