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感测变形量的固定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52033.2 | 申请日: | 2008-10-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智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智庆 |
| 主分类号: | F16B35/04 | 分类号: | F16B35/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感测 变形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用工件,尤其涉及一种可感测变形量的固定件。
背景技术
一般螺丝在借由扳手来进行锁设动作时,由于使用者无法获知螺丝 本身于受力时所产生的变形量,因此,当操作者不知道螺丝于锁设时的 变形量已达临界值,却仍继续对螺丝进行旋锁动作时,会导致螺丝产生 断裂。
有鉴于此,遂有人设计出一种可感测变形量的螺丝结构,如图6所 示,其主要于一螺丝1的动作端2中开设有一容置部3,并于该容置部 3中设有一液晶显示器4以及一运算单元5,且于该螺丝1的动作端2 与固定端6的交接处设有一应变规7,而该应变规7是与该运算单元5 相互连结,以使该运算单元5能够计算出该应变规7的变形量后,在经 该液晶显示器4显示计算结果,以达到感测该螺丝1变形量的功效。
然而,上述具有可感测变形量的螺丝1结构仍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其应变规7是设于该螺丝1的动作端2与固定端6之间, 并外露于该螺丝1外部,因此,易遭受外在环境因素影响而有误差值产 生或容易损坏。
2.由于其应变规7是设于该螺丝1的动作端2与固定端6之间, 因此其仅能用以感测螺丝1于进行锁设动作时,其遭受到径向扭力时的 变形量,而并不具有感测该螺丝1的轴向变形量。
3.上述具有可感测变形量的螺丝1结构,其是于该螺丝1颈部开 设有一连通该容置部3的通道8,以使位于该螺丝1动作端2与固定端 6间的应变规7能够经该通道8而与容置部3中的计算单元5相连结, 然而,于该螺丝1颈部所开设的通道8将会大幅降低该螺丝1的动作端 2与固定端6间的结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 陷,而提供一种可感测变形量的固定件,其具有可感测固定件于遭受到 径向扭力时的变形量,以及感测该固定件遭受到轴向外力时的变形量的 功效。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感测变形量的固定件,主要 由一本体、一应变规以及一运算模组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具有一动作端、以及一相反于该动作端的固定端,并于该 本体内部设有一沿轴向贯通该动作端与固定端的容置孔;
该应变规,是设于该固定端内的容置孔壁面上,该应变规可感应该 固定端遭受径向扭力时的变形量,以及该固定端遭受轴向外力时的变形 量;
该运算模组,是设于该本体的容置孔中,且该运算模组是与该应变 规连结,而可计算出该应变规所感应的变形量。
前述的可感测变形量的固定件,其中固定端外缘设有一外螺纹段。
前述的可感测变形量的固定件,其中动作端内的容置孔是外扩而形 成有一大径部。
前述的可感测变形量的固定件,其中本体的容置孔中更设有一输出 单元以及一供电组,该输出单元与所述运算模组连结而将所述运算模组 所计算后的变形量输出,而该供电组则向所述应变规、所述运算模组以 及该输出单元于动作时提供所需的电力。
前述的可感测变形量的固定件,其中输出单元为一显示荧幕,且经 所述运算模组所计算后的变形量直接显示于该显示荧幕上。
前述的可感测变形量的固定件,其中输出单元为一无线发射器,且 经所述运算模组所计算后的变形量是经该无线发射器传输至一远端接收 器中,以显示所述运算模组计算后的变形量。
前述的可感测变形量的固定件,其中输出单元包含有一显示荧幕以 及一无线发射器,且经所述运算模组所计算后的变形量是显示于该显示 荧幕上,以及经该无线发射器传输至一远端接收器中,以显示所述运算 模组计算后的变形量。
前述的可感测变形量的固定件,其中供电组由电池组构成。
前述的可感测变形量的固定件,其中供电组由至少一太阳能板构成, 而将太阳能转换成所需的电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可感测固定件于遭受到径向扭力时的 变形量,以及感测该固定件遭受到轴向外力时的变形量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智庆,未经谢智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2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