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圆周运动杠杆大功率发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50805.9 | 申请日: | 200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宝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宝锁 |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3/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 地址: | 710077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圆周运动 杠杆 大功率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风力圆周运动杠杆大 功率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风力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利 用风力发电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省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现有的风力 发电装置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的螺旋桨式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装置将叶 片旋转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这种发电装置的缺点是:螺旋桨式 叶片与风接触面积小,所以发电效率低,发电能力小,很难大规模的提供 电能。如果通过加宽加长风车叶片的方法来增加叶片与风的接触面积,又 会受到风车叶片的强度问题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 种风力圆周运动杠杆大功率发电装置,其发电效率高,发电能力大,在较 强自然风力的条件下不易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力圆周运动杠 杆大功率发电装置,包括集风轮组、传动杆、增速机构和发电机组,其特 征在于:所述集风轮组由多个集风轮组成,集风轮为罩有挡风罩的半球面 钢架,所述各集风轮凸面方向一致且均匀设置在圆环轨道架上,圆环轨道 架中心设置有增速机构和发电机组;所述集风轮通过传动杆与所述增速机 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增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各发 电机连接。
所述集风轮通过支架上的支架轴固定在圆盘体上,所述支架固定在圆 盘体上,圆盘体上设置有安装传动杆的固定座;圆盘体和圆环轨道架之间 设置多组安装有滚珠轴承的托辊,所述托辊通过托辊座安装在圆环轨道架 上。
所述集风轮上开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为围绕集风轮半球面中心孔的 多个楔形长孔,所述集风轮凸面一侧的支架轴上活动安装有与所述楔形长 孔配合的楔形叶片轮,所述集风轮凸面一侧的支架上安装有带驱动电机的 偏心齿轮箱,所述偏心齿轮箱的输出轴和楔形叶片轮之间安装有连接杆。
所述挡风罩上开有一个与楔形叶片轮大小一致的中心孔,挡风罩由强 度高的化纤布制成。
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加强梁。
所述增速机构为增速齿轮箱组,所述增速齿轮箱组由三个增速齿轮箱 顺次通过齿轮增速箱连接轴纵向连接组成,所述相邻增速齿轮箱之间安装 有支撑件,所述传动杆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增速齿轮箱组的第一增速齿轮箱 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增速齿轮箱组的第三增速齿轮箱的输出轴与发电机连 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发电效率高,发电能力大,本发明设计的集风轮采风能力强,多 个半球面集风轮在风的吹动下,以传动杆为半径在圆环轨道架上转动,其 输送到增速机构的能量远远大于现有技术风车螺旋桨式叶片旋转输送的 能量,在同样的自然风力作用下,本发明输送到增速机构的能量大,所以 发电效率高,发电能力大,能提供大规模的电能。
2、本发明在较强自然风力的条件下不易损坏,在集风轮上开有通风 口,通风口受偏心齿轮箱控制的连接杆的作用,集风轮受自然风力作用在 圆环轨道架上转动到不同位置时,通风口处于连续开通或封闭的状态,在 集风轮的球形凹面迎风的时候,通风口被封闭,集风轮能完全采风;在集 风轮球形面凸面迎风的时候,通风口开通,集风轮不易被风吹坏,而且减 少整个集风轮组的采风损失。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风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楔形叶片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集风轮上通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集风轮; 2—通风口; 3—楔形叶片轮;
4—挡风罩; 5—支架; 6—支架轴;
7—圆盘体; 8—固定座; 9—传动杆;
10—偏心齿轮箱; 11—连接杆; 12—圆环轨道架;
13—托辊座; 14—托辊; 15—加强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宝锁,未经胡宝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