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安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9467.7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詹姆斯·M.·F.·哈其森;罗伯特·E.·浩特;柯提斯·M.·哈庭斯汀;格瑞葛瑞·S.·歇勒斯;约翰·T.·信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8 | 分类号: | B60N2/28;B60N2/42;B60R21/01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安全 座椅 | ||
1.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于车辆内以运送一儿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基座构件,可连接至一个汽车座椅;
一座位构件,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基座构件,所述座位构件具有一个座部,以在使用所述汽车安全座椅时供所述儿童位于所述座部上;以及
一个锁定装置,可在一锁定位置与一释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装置卡合于所述基座构件与所述座位构件之间,以将所述座位构件固定于所述基座构件上,在所述释锁位置时则所述座位构件移离所述基座构件,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可直线移动于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释锁位置之间的第一及第二锁定销;
一驱动装置,可操作地连接所述锁定装置,以使所述第一及第二锁定销可同时于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释锁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驱动装置可操作地连接所述第一及第二锁定销之一,以使所述第一及第二锁定销可移动于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释锁位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及第二锁定销,以使所述第一及第二锁定销可同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锁定销分别形成前后锁定装置的一部份,所述前后锁定装置均包括:
一对相对应的可转动卷轴,每一所述卷轴形成有一螺旋槽;
所述锁定销之一与对应的所述卷轴相配合,且可移动于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释锁位置之间;以及
一驱动销,与对应的所述螺旋槽及所述锁定销卡合,以使所述锁定销可在所述卷轴转动时直线地于述锁定位置与所述释锁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锁定销与相对的所述卷轴的转轴对齐,相对的所述驱动销穿过所述锁定销,且在卷轴的相反两侧与所述座位构件的直线槽卡合,以限定所述锁定销以直线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固定于一横向驱动轴的驱动钮,及一用以将所述驱动轴的转动传送至每一所述前卷轴的驱动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一对装在所述驱动轴上且位于所述座部上的旗状件,所述驱动连接件连接所述旗状件与对应卷轴,当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旗状件嵌入所述座部,而在所述释锁位置时,所述旗状件向上枢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还包括一个闩锁指示器,用以指示所述锁定装置移至所述锁定位置及所述座位构件适当地定位于所述基座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指示器包括:
一闩前感测器,可与所述座位构件及所述基座构件配合,以指示所述座位构件适当的定位于所述基座构件上;
一闩锁感测器,可与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座位构件配合,以指示所述锁定装置移至所述锁定位置;以及
一指示器,用以显示所述闩前感测器及所述闩锁感测器的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闩前感测器及所述闩锁感测器均为近接感测器,可在一个磁构件进入所述近接感测器的感测范围内时,产生一个信号,所述指示器为一个发光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磁构件位于所述基座构件上,以与所述座位构件上的闩前感测器配合,一第二磁构件位于所述驱动装置上,以与所述座位构件上的所述闩锁感测器配合,所述发光二极管指示器可运作以发出一第一闪光信号,表示所述闩前感测器进入所述第一磁构件的感测范围,且可发出一个第二闪光信号,表示闩锁感测器已进入所述第二磁构件的感测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指示器包括:
一个枢转构件,可绕一转轴旋转,当所述锁定销移至所述锁定位置时旋转且卡接所述锁定销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销支撑于所述座位构件上,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锁定销对齐的开口,所述枢转构件位于所述基座构件上,当所述枢转构件与相对的所述开口卡合时,相对的所述锁定销卡接所述枢转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94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