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下载到可重构硬件体的硬件构件生成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9346.2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7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汪斌强;兰巨龙;李鹏;王浩学;王保进;赵昕;王婷;赵靓;邬钧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2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50002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载 到可重构 硬件 构件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下载到可重 构硬件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通信功能需求的日益增长,促进了信息 网络业务和服务的飞速发展。多年来,通信网络一直沿着业务支撑的技术体 系发展,为承载特定业务构建网络,为融合新兴业务改造网络。
在这一传统的网络技术体系框架下,依靠拓展链路传输带宽、提高节点 处理速度、增大复杂控制算法和协议等系列技术,很难满足特性差异日益扩 大的用户业务承载需求,面对大量差异化用户业务的规模化应用,网络无法 适应的问题日趋凸现。针对该问题,一种面向服务提供的新型网络技术体系 被提出,该技术体系的基本思想为:对现有的用户业务和未来的用户业务进 行科学聚类,针对用户业务聚类定义层次化网络服务,通过用户业务聚类和 分层网络服务隔离,将用户业务和网络服务间的紧耦合关系转变为松耦合关 系,然后,将网络服务分为资源共享层、可重构边缘层和逻辑承载层,其中: 所述资源共享层提供可重构的柔性网络服务,所述逻辑承载层根据用户业务 类别特性需求,提供逻辑承载网络生成业务承载业务,所述可重构边缘层利 用资源共享层提供的可重构柔性网络服务,构建逻辑承载层的逻辑承载网络。
实现上述面向服务提供的新型网络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是:开放式可重 构路由交换节点技术。所述开放式可重构路由交换节点技术的基础是平台化 支撑下构件化处理技术,其定义处理的三个等级—平台、组件和构件,其中, 平台是可重构完成多种任务的系统,组件是可重构实现特定功能的单元,构 件是可重构实施给定处理的模块。该平台化支撑下构件化处理技术的特征体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平台为各种组件提供可重构的运行支撑环境,而组件 为各种构件提供可重构的运行支撑环境,构件是基本处理模块;2、平台、组 件和构件均服从统一的系列标准化规范,即:任意第三方提供的标准化组件 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参与完成给定任务,任意第三方提供的标准化构件可以在 同一组件上参与完成特定功能;3、平台级和组件级均能实现功能升级重组、 性能编程分配和管理分层配置,构件级具有较强的可维护性(如加载、卸载、 升级和更新)。
由上述可知,开放性可重构路由交换节点要求其构件具有开放性和可重 构性,下面分别介绍开放构架技术、可重构技术和构件技术:
一、开放架构技术
开放性构架技术基于接口标准化的思想,允许不同的服务提供商通过开 放接口重新配置资源。这种思想由于其较好的可升级、可管理和可配置能力 能力而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机构就此进行了研究。在路由交换技 术方面形成了三种主流的开放架构技术路线:a基于开放信令(OpenSig)的思 想,IEEE P1520、多服务交换论坛、IETF的GSMP、ForCES(Forwarding and Control Elements Separation和NPF(Network Processing Forum)都是基于 这种思想;b基于动态代码的主动网络技术;c基于资源预留的Virtual Network (虚拟网络)。
开放性是目前网络节点交换设备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但还没有形成一 种标准健全、能灵活支持现有业务和未来新业务的新型网络节点交换设备体 系结构。而基于构件的开放架构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
二、可重构技术
目前各种软件可重构技术基于模块化方法,主要研究方法有:a)基于控制 计划程序的可重构,密歇根大学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三轴铣床控制模块的重构; b)有保障的动态可重构框架(ADRF),伊朗沙里夫科技大学将此架构以C# 语言实现了一个普适计算模拟器;c)Plastik体系框架,英国Lancaster大学 将这种技术用于构造自适应中间件平台和主动式网络环境;d)模块代理与模块 实现相分离的方法,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试图基于这种技术构造不停机路由 器;e)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的软件 可重构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利用此方法实现了一种可重构的测量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9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