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用水过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9320.8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扪垣龙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78;C02F1/28;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用水 过滤 系统 | ||
1.一种饮用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臭氧供给装置,其将臭氧供给到饮用原水中,使包含于该饮用原水中的霉臭物质等有机物氧化分解;
活性炭槽,该活性炭槽中的活性炭对由从上述臭氧供给装置供给的臭氧进行了氧化分解的霉臭物质等有机物进行吸附;
以及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其使比上述臭氧供给装置更处于上游侧或比上述活性炭槽更处于下游侧的饮用原水透过平均孔径为0.001μm~1μm的中空纤维膜进行过滤,
上述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由如下的多个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构成:原水供给流路分别通过开闭阀与原水供给集管连接,过滤水排出流路分别与过滤水排出集管连接,同时在该过滤水排出集管上设置有开闭阀,而且原水返回流路分别通过开闭阀与原水返回集管连接;上述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利用上述开闭阀的开闭操作,能够在该多个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间进行相互反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将空气混合到在上述多个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间进行相互反洗的水中的空气供给装置。
3.一种饮用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臭氧供给装置,其将臭氧供给到饮用原水中,使包含于该饮用原水中的霉臭物质等有机物氧化分解;
活性炭槽,该活性炭槽中的活性炭对由从上述臭氧供给装置供给的臭氧进行了氧化分解的霉臭物质等有机物进行吸附;
以及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其使比上述臭氧供给装置更处于上游侧或比上述活性炭槽更处于下游侧的饮用原水透过平均孔径为0.001μm~1μm的中空纤维膜进行过滤;
上述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由如下的多个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构成:过滤水排出流路分别通过开闭阀与过滤水排出集管连接,该过滤水排出集管与吸引泵的吸水口连接,开闭阀与该吸引泵的排水口所连接的过滤水排出集管连接,反洗流路分别通过开闭阀与从该过滤水排出集管的开闭阀和上述吸引泵间分支的反洗集管连接,同时,该反洗流路在上述过滤水排出流路的开闭阀各自的上游侧连通;上述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利用上述开闭阀的开闭操作,能够在该多个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间进行相互反洗。
4.一种饮用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臭氧供给装置,其将臭氧供给到饮用原水中,使包含于该饮用原水中的霉臭物质等有机物氧化分解;
活性炭槽,该活性炭槽中的活性炭对由从上述臭氧供给装置供给的臭氧进行了氧化分解的霉臭物质等有机物进行吸附;
以及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其使比上述臭氧供给装置更处于上游侧或比上述活性炭槽更处于下游侧的饮用原水透过平均孔径为0.001μm~1μm的中空纤维膜进行过滤;
上述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使原液透过浸渍在处理槽内的中空纤维膜而进行过滤,
另外,上述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由如下的多个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构成:过滤液排出流路分别通过开闭阀与过滤液排出集管连接,该过滤液排出集管与吸引泵的吸液口连接,开闭阀与同该吸引泵的排液口相连接的过滤液排出集管相连接,反洗流路分别通过开闭阀与从该过滤液排出集管的开闭阀和上述吸引泵间分支的反洗集管连接,同时该反洗流路在上述过滤液排出流路的开闭阀各自的上游侧连通;上述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利用上述开闭阀的开闭操作,能够在该多个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间进行相互反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用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处理槽内设置有空气供给装置,该饮用水过滤系统具有曝气量控制装置,其在上述多个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间进行相互反洗时,使由上述空气供给装置供给的空气的曝气量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用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曝气量控制装置对浸渍在上述处理槽内的多个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整体增加由上述空气供给装置供给的空气的曝气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用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曝气量控制装置仅对浸渍在上述处理槽内的多个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中的、反洗中的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增加由上述空气供给装置供给的空气的曝气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用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曝气量控制装置对形成在浸渍到上述处理槽内的多个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中的、反洗中的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与过滤中的中空纤维过滤膜组件间的区域增加由上述空气供给装置供给的空气的曝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93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苦荞茶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手提式菊花采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