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川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48052.8 申请日: 2008-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1438659A 公开(公告)日: 2009-05-27
发明(设计)人: 陈康;周睿;俸世洪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鼎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C1/00;A01C1/08;A01C21/00;A01G13/00;A01M1/20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 新
地址: 611130四川省成都市***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川芎 优质 高产 栽培技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川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选地与整地、苓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其特征在于:选择地势向阳、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肥力较高、且一年度没有种过川芎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适宜播种期为自然年份的8月5日~8月25日之间,种植密度为0.25m×0.25m,每亩株数0.8~1.3万株;播种前挑选无病虫害的苓种,将种子放清水中浸20~30分钟,去除劣种杂质,捞出再用50%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4~6分钟以消毒灭菌;碰伤发霉的苓子不能作种;播种时苓子应斜放沟内,轻轻按入土中,节间盘上的芽嘴向上或侧向上,使其既与土壤接触,又有部分节杆露出土表,栽后用细渣肥或细土掩盖苓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理选地是指选择适合川芎生长的土壤,即选择上一年度没有种过川芎的pH中性或微酸性的轮作土壤,或者轻粘土,整地时以翻土15~20cm为宜,达到整细疏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宜的播种方法是指

(A)播种期为自然年份的8月5日~8月25日之间;

(B)种植密度为株行距0.20~0.25m×0.25m,每亩株数0.9~1.5万株;

(C)播种前挑选节盘直径14~19mm,茎秆直径4~9mm的优质正山系和健壮粗大无病虫害的苓子做种,剔除遭病虫害的没有芽嘴的或已发芽的劣质苓种,将种子放清水中浸20~30分钟,去除劣种杂质,捞出;再用浓度为50%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8~12分钟以消毒灭菌,碰伤发霉的苓子不能作种;

(D)播种时将苓子斜放沟内,轻轻按入土中,节间盘上的芽嘴向上或向侧面,使其既与土壤接触,又有部分苓子节盘露出土表,栽后用细渣肥或细土掩盖苓子

所述的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是指将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800倍量的水进行稀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与培土、追肥和灌溉与排水;

其中:除草与培土是指在川芎出苗后,人工除草一般进行4次。第1次在8月下旬齐苗后,浅锄1次;间隔20天后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浅松土,切勿伤根;再隔20天进行第3次除草,只拔除杂草,不中耕;第4次于翌年1月中、下旬当地上茎叶开始枯黄时进行,先清理田间枯萎茎叶,不行中耕除草,并在根标周围培土;如需要追肥,在除草的同时配合施肥;

追肥是在栽后的两个月内需集中追肥3次,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在栽后的两个月内需集中追肥3次,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1次每亩施用腐熟粪水1000~1500kg、腐熟饼肥25~50kg,加3倍水稀释,混合均匀穴施;第2次每亩用腐熟粪水1500~2000kg、腐熟饼肥30~50kg,兑2倍水稀释施入;第3次每亩先施入腐熟粪水2000~2500kg,兑1倍水稀释施入,过后用饼肥、火土灰、堆肥、腐熟粪水等500kg混合成干肥,于植旁穴施,施后覆土盖肥。时间在霜降以前,翌年元月“薅冬药”时,结合培土,再施1次干粪,2~3月返青后,再增施1次稀薄腐熟粪水;

灌溉与排水是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疏通排水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田间积水不能超过2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包括叶枯病、白粉病、根腐病、川芎茎节蛾、蛴螬在内的病虫害防治,是采用综合防治为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和物理机械防治法,化学防治法作为最后的措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川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枯病的农业防治法: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500倍液、50%退菌特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防治,每10天1次,连续3~4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川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粉病的农业防治法:(A)收获后清理田园,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

(B)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每10天1次,连喷2~3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鼎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鼎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80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