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血脂的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48026.5 | 申请日: | 200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骁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45/06;A61P3/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彭晓波 |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类健康的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血脂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2004年10月12日我国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居 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中指出,我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 速”,报告数据明确了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 血脂异常等4类。报告明确了这些疾病与膳食的密切关系,指出“膳食高能量、 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 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 相关。”
更重要的是,这些慢性病已经提前到20多岁的年轻人中,2008年春节过后, 成都市就有数例23岁~28岁心脑血管发病患者,其中甚至有心肌梗死患者。
从事IT业的年轻人,由于其日常工作是与电脑打交道,且饮食更多是依赖 快餐形式,患脂肪肝和其他慢性病如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的机会更 加增多。
研究资料表明,血脂异常与上述疾病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目前降血脂的药物有他汀类药物,中药有红曲。以红曲为原料的药物,如 脂必妥,已经可以获得。
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的效果很好,降甘油三酯的效果不理想。
燕麦膳食纤维,具有降血脂的功能。然而,以燕麦麸皮为原料加工而成的 燕麦膳食纤维粉,降血脂的功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可见。
发明内容
针对降血脂药物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降血脂的组合物,其 特征是包括下列组分:燕麦功能膳食纤维粉、脂必妥或红曲类或他汀类药物; 各组分所占的重量比为:燕麦功能膳食纤维粉25克,脂必妥或红曲类或他汀类 药物0.1克~8克,即燕麦功能膳食纤维粉∶脂必妥或红曲类或他汀类药物=25∶ 0.1~8。
本发明所述降血脂的组合物,其组分燕麦功能膳食纤维粉是以燕麦麸皮为 原料,经生物技术加工而成的150~300目细粉,其加工工艺见公开专利 200610022548.1。
本发明所述的降血脂的组合物,其组分脂必妥可用红曲或红曲类药物替代, 亦可用他汀类药物替代。
本发明降血脂组合物可作为保健食品、药物服用。
本发明所述的降血脂的组合物,其依据是功能膳食纤维可以吸附、螯合胆 固醇、胆汁酸,不仅阻止了胆固醇的吸收,而且通过阻断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促进胆固醇向胆汁酸的转变,结果实现胆固醇的总量减少。而含他汀的脂必妥 和其他的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抑制体内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含他汀的红曲也具 有同样的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功效。因此,胆固醇的吸收、合成减少,转变增加, 导致总胆固醇的减少。
本发明降血脂的组合物具有效果好,见效快,无副作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份降血脂的组合物按燕麦功能膳食纤维粉25克、脂必妥0.1 克配制。
患者某某,男,49岁,服用前于2007年8月13日在某三甲医院化验测得 总胆固醇5.12mmol/L,甘油三酯2.36mmol/L。
每天服用降血脂的组合物1份。服用后1个月后,于2007年9月15日在 该三甲医院化验测得总胆固醇5.11mmol/L,甘油三酯2.06mmol/L。
实施例2降血脂的组合为燕麦功能膳食纤维粉与脂必妥(以红曲为原料制 作的药物,国药准字Z20025688,成都地奥集团生产)。服用比例为:症状改善 前每天服用燕麦功能膳食纤维粉50克、脂必妥4.2克,症状改善后每天服用燕 麦功能膳食纤维粉25克、脂必妥2.1克。
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张某,71岁,男。1999年4月8日体检化验发现总胆 固醇5.39mmol/L、甘油三酯2.77mmol/L。
遵医嘱服用诺衡,每日3次每次2片。服用3个月后,1999年7月8日到 医院化验血脂,总胆固醇为5.76mmol/L、甘油三酯为2.09mmol/L。甘油三酯 有所降低,但仍然偏高。
遵医嘱,改服脂必妥+诺衡,服用脂必妥每日3次每次3片,诺衡每日2 次每次1片。服用3个多月后,1999年10月14日,到医院化验,总胆固醇为 5.67mmol/L,甘油三酯2.28mmol/L。甘油三酯有所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80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钻头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镀覆厚金膜的钛板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