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炉气变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7847.7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4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冉崇慧;冉世红;杨先忠;黄维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2 | 分类号: | C01B3/12;C10K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明芳;吴彦峰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变换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焦炉气的处理及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焦炉气变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焦炉气是焦炭生产中的一种副产品,主要含有:H2~59%,CH4~24%,CO~8.5%,CO2~3%,O2~0.5%,N2~2.5%,不饱和烃~2.5%,以及硫化物、萘、苯、焦油等杂质。通过特定的方法处理,可从焦炉气中分别提纯获得CH4和H2等。
在水煤气、半水煤气等的利用领域,通常有采用变换的方法来提高其中H2的含量,以满足生产需要。变换过程即是将CO与H2O蒸汽反应变换为H2和CO2,反应原理如下:
CO+H2O→H2+CO2+41.4kJ/mol
如在合成氨厂,原料气(半水煤气)的有用成分是N2和H2,通常需将半水煤气中的CO变换为H2(同时生成CO2),以提高H2的含量。
又如在以煤为原料的甲醇厂,虽然原料气(水煤气)的有用成分是H2和CO或CO2,但原料水煤气中的CO过多,不符合甲醇合成的氢碳比(即(H2-CO2)/(CO+CO2)的摩尔比例)要求,通常也需要将水煤气中的CO部分变换为H2(同时生成CO2)。
即使是采用同样的变换处理方法,由于焦炉气中组分复杂,杂质种类较多、含量也较高;即使通过一定的预处理工艺将焦炉气中的萘、苯、焦油等杂质脱除干净,但同为气态的不饱和烃、O2等却不易脱除,这将对变换催化剂、变换过程造成严重影响,使变换过程不能长周期运行。有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下:
(1)不饱和烃结焦、结炭,堵塞催化剂微孔,造成催化剂迅速失活,寿命很短;
(2)O2与焦炉气中的硫化物反应生成SO2,进一步氧化为SO3,SO2和SO3与催化剂中的金属反应生成硫酸盐,从而堵塞催化剂微孔,造成催化剂迅速失活。
因此,对焦炉气进行变换处理,不能直接沿用水煤气、半水煤气等的变换处理方法,还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特殊处理及妥善解决,才能使生产过程连续长周期运行,以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焦炉气变换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焦炉气的变换处理方法,其变换过程可长周期连续运行,可明显提高焦炉气中H2的含量,同时CO含量大大减少,使得可利用经济方便的分离方式提取H2和CH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焦炉气变换处理方法:将原料焦炉气经过净化处理,脱除其中的萘、苯、焦油等杂质后,再依次通过预热器、中间换热器、变换炉一段、增湿器、变换炉二段、中间换热器、变换炉三段、预热器、冷却器等处理,即获得H2含量增加、CO含量大大减少的变换气,有利于焦炉气的后续利用及进一步深加工处理等;其流程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工序如下:
(1)、净化处理:将原料焦炉气经过净化处理,脱除其中的萘、苯、焦油;可采用各种常规的焦炉气净化处理方法,也可采用本申请人于2008年7月29日提交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焦炉煤气干法净化变温吸附工艺”(申请号为200810045657.4)中公开的净化处理方法。
(2)、预热:将上述净化处理后的焦炉气压缩至0.6~2.5MPa,通过预热器,在预热器中与变换炉三段出来的变换气预热至115~165℃。
(3)、换热:将上述预热后的焦炉气通过中间换热器,在中间换热器中与变换炉二段出来的变换气换热,达到变换所需的温度200~2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8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