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旋式龙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7410.3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城;郑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旋式 龙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龙门架构的加工机有关,更详而言之,该龙门架构具有延展式横桥,且该延展式横桥具有可旋动性。
背景技术
如图1及图2,一种已知型式的龙门型加工机,大致包括一机座10,一横桥11以平行于该机座X轴的方向被架接于该机座10上,并且可沿着该机座10的Y轴而往复移动;该横桥11上设一移动座12,该移动座12载有一加工刀头并可沿着该横桥11而往复移动。
如图3,多刀头龙门型加工机,于该横桥11上以数个移动座12分别载有不同的加工刀头。为防止所述移动座12的工作行程会因为移动座12的数量增加而相对缩减,因此将横桥11的长度加大而成为延展式横桥。该延展式横桥以平行于该机座10的X轴方向而延伸超过该机座10的其中一侧边,龙门机构的总宽度因而加大。
将具有延展式横桥的龙门型加工机从甲地移送至乙地(例如从制造商所在地移送至客户端所在地)时,因考虑道路宽度的限制,所以需将横桥11从机座10上拆卸下来,抵达至目的地后再重新组装。然而重新的组装、校正将耗费许多工时,而且未必能重现原本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式龙门机构,该龙门机构具有延展式横桥,该延展式横桥可水平旋动而改变角度,以便在运送该龙门机构时,将整个延展式横桥收在该龙门机构的机座的宽度范围中,缩小该龙门机构的总宽度,使其可在有限的道路宽度中移动。该龙门机构被运送抵达目的地时,再水平旋动复回至工作位置即可。运送过程中,该延展式横桥不必拆卸下来,因此可以省去拆卸、重新组装、重新校正的工时。
一种可旋式龙门机构,包括:
一机座,该机座的左右部各具有一平行于该机座的Y轴而移动的动子;
一延展型横桥,平行于该机座的X轴而相对于该机座的上部;该延展型横桥的其中一端部延伸超过该机座的其中一侧;
一旋动装置,将该延展型横桥架接于该二动子上,该延展型横桥以该旋动装置为支枢点水平旋动呈与X轴相交预定角度。
其中,该旋动装置包括二旋转轴以及一线状接收部;该二旋转轴分别穿枢于该延展型横桥底部和该二动子的相对部位;该线状接收部设置在该延展型横桥延伸出该机座外侧的端部底面,该线状接收部平行于该延展型横桥的心轴而设,用以接收相对应的旋转轴的轴端。
为便于说明本发明于上述发明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按适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且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龙门型加工机的前视图。
图2为图1龙门型加工机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已知的延展型龙门机构的前视图,延展型横桥系以平行于机座X轴方向而延伸超过该机座的其中一侧。
图4为本发明具有延展式横桥的龙门机构的前视图。
图5为图4中5-5截面暨箭头的视线方向所描绘的剖面图。
图6为图4中6-6截面暨箭头的视线方向所描绘的剖面图。
图7为图4中以箭头7的视线方向描绘该龙门机构的底面。
图8为从该龙门机构的底面描绘延展式横桥水平旋动改变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图5及图6,本发明可旋式龙门机构,包括:
一机座20;该机座20的顶面两侧各设一线性滑轨211,212;该线性滑轨211,212上各设一动子221,222。
一延展型横桥30,其底部以二支撑座311,312结合于该二动子221,222;该延展型横桥30的轴长大于该机座20的宽度;该延展型横桥30以平行于该机座20的X轴方向而延伸超过该机座20的其中一侧。该延展型横桥30上具有数个移动座50。
一旋动装置40,包括二旋转轴411,412以及一线状接收部42;该二旋转轴411,412穿枢于该延展型横桥30的底部以及该二支撑座311,312的相对部位,该线状接收部42设置于该延展型横桥30延伸出该机座20的端部底面,该线状接收部42是平行于该延展型横桥30的心轴方向而设,其可为长孔或长槽,用以接收相对应的旋转轴411的轴端。
如图7,该延展型横桥30平行于该机座20的X轴,可被该动子221,222驱动而沿着该机座20的Y轴而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动力电池
- 下一篇:小包透明纸及铝箔纸锁紧、膜偏调节、伺服张力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