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荆条花提取物制备防治板栗红蜘蛛药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7070.4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2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桂军;李建飞;赵国强;杨军;王凤春;马宏峰;王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桂军 |
主分类号: | A01N65/00 | 分类号: | A01N65/00;A01P7/0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43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荆条 提取物 制备 防治 板栗 红蜘蛛 药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荆条花提取物制备防治板栗红蜘蛛药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栗红蜘蛛,又称针叶小爪螨、板栗小爪螨,属蛛形纲、螨目、叶螨总科、叶螨科。分布于我国北京、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市及世界许多国家。寄主有板栗、锥栗、麻栎、云杉、杉木、橡等树种。是为害栗树叶片的主要害螨。针叶小爪螨以幼、若螨及成螨刺吸叶片。栗树叶片受害后呈现苍白色小斑点,斑点尤其集中在叶脉两侧,严重时叶色苍黄,焦糊死亡,树势衰弱,栗实瘦小,严重影响栗树生长与栗实产量。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杀螨剂,虽然大多数是高效低毒的化合物,也较易分解,但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神经毒剂,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不容忽视,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害螨易产生抗性。尽管如此,目前,对螨类的防治主要还是依赖化学农药,但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所带来的弊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已成为当前农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对高效、长效、广谱、环境污染少、天敌伤害小、害螨的各个生活阶段(不同螨态)皆有效、不易产生抗性的无公害安全新型的植物源杀螨剂方面的研究仍较少。截止目前还没有用植物性杀虫剂防治板栗红蜘蛛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化学农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易于产业化生产,杀虫效果好的荆条花提取物以及荆条花提取物制备防治板栗红蜘蛛药剂的方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荆条花提取物制备防治板栗红蜘蛛药剂的方法,包括荆条花,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荆条花放入容器内,往容器内加入浓度为75%以上的乙醇萃取,静置10-14小时,然后将其过滤除去残渣,制得荆条花药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荆条花为原料制备杀灭板栗红蜘蛛的药剂,荆条花广泛分布于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是一种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用乙醇直接萃取方法简单,其提取物对人畜安全。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挥发物质,因此,用其作为植物性杀螨药剂有巨大的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用荆条花提取物制备防治板栗红蜘蛛药剂的方法,它的原料是生长在山沟、坡地的荆条花。采摘新鲜的荆条花,将其洗净晾干,用乙醇萃取,荆条花的重量与乙醇容积的加入量成正比。
实施例1:取晾干的荆条花1000克,将其放入玻璃瓶内,往玻璃瓶内加入浓度为75%以上的乙醇1000毫升盖盖萃取,静置12小时,然后将其用滤布过滤除去残渣,制得荆条花提取物,该提取物为药剂,将药剂装入容器瓶内每瓶重500克密封,在板栗红蜘蛛发生期,将荆条花药剂按重量稀释30倍,并将稀释液分别涂抹或喷洒在板栗树上,即可及时杀灭螨虫。
实施例2:取晾干的荆条花2000克,将其放入玻璃瓶内,往玻璃瓶内加入75%以上乙醇2000毫升盖盖萃取,静置12小时,然后将其用滤布过滤除去残渣,制得荆条花药剂,将药剂装入容器瓶内每瓶重500克密封,在板栗红蜘蛛发生期,将荆条花药剂按重量稀释30倍,并将稀释液分别涂抹或喷洒在板栗树上,即可及时杀灭螨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桂军,未经吴桂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0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LED路灯
- 下一篇:一种基于ARM的便携式图像实时采集和显示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