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打印机及其打印头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6829.7 | 申请日: | 200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东;高明;高涛;孙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5/304 | 分类号: | B41J2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264209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打印机 及其 打印头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敏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多功能打印机的打印头升降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打印头升降装置的多功能打印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打印设备的分类越来越细化,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多功能打印机在金融、保险、财税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了基本的打印功能之外,多功能打印机通常还具有扫描、信息读写等其他功能;本文其他部分所述多功能打印机的含义与此相同。
众所周知,多功能打印机的打印头容易受到磨损;打印时,通常由打印机头将打印纸以适当的力压向胶辊。由于胶辊表面的摩擦系数较大,在打印头与胶辊之间没有打印纸时(例如执行扫描作业时),打印头将受到较为严重的磨损,极大的缩短了打印头寿命。
应当采取措施避免上述磨损。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打印头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公开号为JP9044616、名称为“光学标记卡阅读器”的日本专利公开了一种打印头升降装置,其中,胶辊9的转动可以带动偏心轮15随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偏心轮15底面的高度在适当范围内变化。偏心轮15的底面与打印头10a的支撑轴相接触,打印头10a在大体竖直向上的外力的作用下保持贴合于偏心轮15底面的状态。当执行打印操作时,转动胶辊9并使偏心轮15底面处于较低的位置,此时打印头10a向上运动,打印头10a因而与胶辊9接触;当执行扫描等非打印操作时,转动胶辊9并使偏心轮15底面处于较高的位置,此时打印头10a向下运动,打印头10a因而与胶辊9分离。由此即可避免打印头受到胶辊的摩擦。
上述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偏心轮15表面频繁与打印头10a的支撑轴滑动摩擦,该滑动摩擦容易造成偏心轮15表面磨损,从而导致打印头升降装置的精度降低,因此,该打印头升降装置可靠性较差、寿命较短。
因此,如何避免打印头升降装置的相关部件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小磨损、提高打印头升降装置的可靠性以及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印头升降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显著降低打印头升降装置的磨损,进而显著提高其可靠性以及寿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打印头升降装置的多功能打印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头升降装置,用于使打印头脱离或者接触多功能打印机的胶辊;包括打印头支架,活动连接于所述多功能打印机的主体部并支持所述打印头;偏心轮,通过第一转轴枢接于所述多功能打印机的主体部,且能够在驱动部件的作用下随所述第一转轴转动预定的角度;轴承,套装于所述偏心轮的外侧,其外圈支持所述打印头支架;所述偏心轮随所述第一转轴旋转时,所述打印头支架改变其高度,从而带动所述打印头脱离或者接触所述胶辊。
优选地,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偏心轮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打印头支架的一端安装所述打印头;所述打印头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枢接于所述多功能打印机的主体部。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打印机的主体部具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柱;所述打印头支架的一端安装所述打印头,所述打印头支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柱,以便由所述连接柱支撑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位移。
优选地,所述打印头支架的至少一个侧板固定安装有支撑部件,所述轴承通过所述支撑部件支持所述打印头支架。
优选地,所述打印头支架的两个侧板均固定安装有所述支撑部 件,两者分别由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两端的所述偏心轮以及轴承支撑。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为垂直于所述侧板的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为垂直于所述侧板的支撑轴。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套装有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齿轮相啮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功能打印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打印头升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