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电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6745.3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30 | 分类号: | C25D5/30;C25D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崇;王凤桐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电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电镀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结构材料中最轻的金属,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散热性好、 电磁屏蔽性良好、抗冲击性能优异和易于回收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军工及民 用生产领域。镁合金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抗磁干扰性、可压铸薄壁件及易于 回收等优点,因而人们期待着用镁合金作为轻质材料应用于汽车机械及电子 产品,以期望减轻产品重量、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和改善环境。发达国家现 在正在大力度开发镁合金材料。镁合金材料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开发和应 用潜力的“绿色材料”。
镁合金至今没有得到铝合金那样大规模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就是耐腐蚀性能差。镁合金具有很强的电化学活性,不适用于大多数腐蚀环 境,这已成为其应用的最大障碍,为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一方面可以通过 改变合金的成分和组织结构,提高材料本身的防腐性能;另一方面是通过表 面处理提高耐蚀性,如采用阳极氧化、化学转化膜、有机涂层、表面镀覆等 技术。
表面镀覆是最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之一,包括化学镀、电镀。由于镁合 金的电位低,表面活性高,在镁合金直接用普通电镀工艺难以形成优良的防 护性镀层。
CN1699634A中公开了一种镁及镁合金电镀方法,该方法包括去氢、化 学除油、出光、中和、活化、预镀、功能镀层、装饰镀层和后处理工序,用 这种方法对镁及镁合金表面进行电镀,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镁及镁合 金的防腐蚀性能,但是,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以及耐蚀性仍然不能满足应用 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镁合金电镀方法中镀层与基体结合 力较差,而且耐蚀性不高的缺点,提供一种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好且耐蚀性较 高的镁合金电镀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合金电镀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镁合金表面电镀金 属,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电镀之前,将镁合金与溶液A或溶液B接触, 其中,所述溶液A含有醋酸铜和/或碱式碳酸铜、络合剂、有机溶剂和水; 所述溶液B为通过将氨水加入到硝酸银的水溶液中,然后加入有机溶剂而得 到的溶液,或者,所述溶液B为通过将硝酸银的水溶液与有机溶剂混合,然 后加入氨水而得到的溶液,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多元醇、聚多元醇和聚 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的镁合金电镀方法首先将镁合金基体与所述溶液A或溶液B 接触,反应平缓,不像直接化学镀或电镀那样反应剧烈,因此结晶细致,生 成的铜层或银层与基体及后续的电镀层结合力较好。该方法对基体的腐蚀较 少,且镀层延展性好,对基体的封闭性好,能显著提高镁合金表面的耐腐蚀 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镁合金电镀方法包括在镁合金表面电镀金属,其中,该方 法还包括在电镀之前,将镁合金与溶液A或溶液B接触,其中,所述溶液A 含有醋酸铜和/或碱式碳酸铜、络合剂、有机溶剂和水;所述溶液B为通过 将氨水加入到硝酸银的水溶液中,然后加入有机溶剂而得到的溶液,或者, 所述溶液B为通过将硝酸银的水溶液与有机溶剂混合,然后加入氨水而得到 的溶液,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多元醇、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 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镁合金电镀方法,所述溶液A中各成分的含量可以在 很大范围内改变,优选情况下,每升所述溶液A可以含有1-50克的醋酸铜 和/或碱式碳酸铜、5-50克的络合剂、100-900毫升的有机溶剂和100-900毫 升的水。配制所述溶液B的硝酸银的水溶液、有机溶剂和氨水的体积比也可 以在很大范围内改变,优选情况下,三者的体积比可以为10-200:100-900: 3-10;关于所用的硝酸银的水溶液和氨水的浓度,本发明没有特别的限定, 优选情况下,硝酸银的水溶液的浓度可以为0.05-0.5摩/升,氨水的浓度可以 为8-16.5摩/升。
更优选情况下,每升所述溶液A含有3-20克的醋酸铜和/或碱式碳酸铜、 15-50克的络合剂、400-900毫升的有机溶剂和100-600毫升的水。所述硝酸 银的水溶液的浓度更优选为0.1-0.5摩/升,所述氨水的浓度更优选为12-16.5 摩/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镁合金电镀方法,所述接触的条件可以包括:接触的 方式可以为浸泡,接触的温度可以为15-40℃,优选为25-35℃,接触的时间 可以为2-15分钟,优选为3-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